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潘长江上了央视十三频道的新闻周刊,大家怎么看(小潘潘为什么被央视)

潘长江被央视点名批评了,央视播出他过往直播的夸张言论,还对他的带货行为进行了评价:“其推销说辞如同玩笑,直播间是促成交易、提高销量的场合,无论是明星还是主播,应当对消费者的权益负责!”央视一针见血的评价不知道引起了多少消费者的共鸣。

在这期新闻周刊里不少观众见证了潘长江直播的“翻车史”,在之前他卖酒时扬言灌醉董事长拿到最低价的直播视频,还有他指着酒瓶上的钻石说值一百多万……

这些央视放出的夸张言论直接打脸了潘长江之前说的“正常带货,并不存在虚假宣传。”不得不说,潘长江的“虚假宣传”未免过于明显,一瓶酒上镶的钻石值一百多万,而酒只卖几万块,这不妥妥亏了吗?你以为你买到就是赚到,但老板是永远不会亏的,会亏的话那就不用搞直播了。

最具讽刺的就是央视放出的一段“潘叔劝嘎”的名场面,视频中潘长江以长辈人的身份苦口婆心地劝正在懊悔哭泣的“嘎子”:好好拍戏,直播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潘长江估计怎么也想不到一年后自己也踏上了直播之路,属实是继承了王境泽的“真香定律”,虽然通过直播卖货他赚了不少钱,但是受益于直播也毁于直播,因为直播的“虚假宣传”,潘长江不仅口碑直线下降,而且事业还就此止步,年纪这么大了还得遭受网友的“网暴”……

本以为潘长江被央视点名批评后,会有所反省,结果他在媒体采访下依然卖惨,表示自己已经是个65岁的人,也挺不容易的,求网友放过。潘长江这番倚老卖老的操作并没能换来网友的同情,反而让网友觉得厌恶。

如果能重来一次,潘长江估计会对直播带货避而远之。潘长江作为公众人物,本身就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次事件或多或少会让粉丝和消费者在收货以后寒心。

现如今很多过气的明星开始直播带货,如果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正常的卖货,是可以大赚一笔的。但像潘长江如果坐实了“虚假宣传”,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将自己的前途毁于一旦。

最后,希望潘明星们都能够好好反省自己,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不要为了赚快钱就消耗粉丝和观众,口碑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粉丝,什么也不是……

潘长江上了央视十三频道的新闻周刊,用晚节不保形容潘长江大概是最准确的。细数潘长江这一辈子,真是做到了功成名就,早些年在东北声名鹊起,风头一度碾压赵本山,后来,虽然不及赵本山红火,但也是小品届数一数二的大腕儿。

潘长江缺钱吗?按理是不缺的,他不缺演出和影视剧的机会,为了捧女儿潘阳,自己还搞了几部戏,有一部还卖到了央视,况且潘阳嫁的也好,除了不切实际的明星梦,真不知道她缺啥。

潘长江哪年去的二炮文工团不清楚,但正师级别的待遇显然不低,这身军装的分量可不低,但潘长江还是去带货了。直播赚钱吗?显而易见,看看薇娅教的罚款就知道这行利润有多大。

潘长江前脚还言辞恳切的劝导嘎子,回头就在直播卖酒,他不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开始或许是,但后来的所作所为绝对称得上利令智昏。

如果说潘嘎之交是对潘长江所作所为的嘲讽,那么在3.15当天上热搜,后又被央视点名就是对潘子的盖棺定论。搞笑的是潘长江居然还扬言自己对此毫不知情,然后接连卖惨,殊不知他那点观众缘全在卖酒的时候消耗殆尽了。

当然了,他损失的仅仅是名誉,大半辈子积攒的口碑,钱自然赚的盆满钵满,俨然直播卖酒一哥。现在一哥变成一哥们儿了,不知道潘长江还会不会继续卖酒,但他的小品舞台基本上可以宣告结束了,不知道地方台会不会有勇气请他,但春晚他应该上不去了。

对于那些讨厌他的观众也算是个好消息吧。能让老艺术家都利令智昏,可见规范直播带货也是迫在眉睫,继续下去,恐怕潘长江上的就不是新闻周刊,而是今日说法了。

他这次能够登上新闻周刊,是因为他卖假酒引发热议,没有为民众传递正能量,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是不值得学习的。 这个人说是被骂大的,晚节不保怨他自己。自己作的。 我觉得这样对潘长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其实已经让他的名誉受损了,这下他更是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他做了什么,纯属自己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