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台湾作家苦苓因为什么谎言失去了读者,又因何版税为零(台湾为什么不归大陆管)

版税为零,是因为他被读者抛弃,销售数字永远是零。而他被读者抛弃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外遇,请看下列报导,
作者:施寄青
转载至「独家报导697期」

苦苓因外遇离婚了,我一点也不惊讶,他的「婚姻神话」能撑这么久,也难为他了!

诚如萧飒的名言「外遇是没有创意的」,鬼点子特多、口才便给俏皮的苦苓,在说明他的处境时,竟然了无新意,捉襟见肘,处处凿痕。

他特别强调离婚理由是「个性不合」,说实话,这个理由真逊。叔本华有句名言:「爱情是补偿作用」,我们之所以会爱一个人,绝对是因双方差异大,而非同质性高,否则怎会「天雷勾动地火」呢?

其次他强调一次只爱一个,绝不会乱来,婚姻不是靠爱情维持的,而是忠贞、伦理、道德,一次或是多次外遇都是违反婚姻的基本义务--忠贞,外遇就是外遇,不会因为与外遇真心相爱,便显得理直气壮。

对婚姻而言,苦苓背叛的不是他的配偶,而是他自己建构的婚姻论,即是他自己的信念。

事实上,不论是八卦杂志或报纸查证的结果,他都是在婚姻中有外遇,而非离婚后才与王小姐交往,其实他很早便出轨,他的外遇中,有两位皆与我相熟,我只是等着看他能撑多久才露馅。

最近几年,他写了一系列有关外遇的作品,男主角名叫齐人福,齐人福用尽各种手段搞外遇,让太太始终蒙在鼓里,我看了好笑,故意挖苦他说:「你这是夫子之道吧?」他不置可否,并未正面反驳我。

我一直以为他太太苏玉珍心知肚明,为苦苓的事业才装聋作哑,帮着苦苓来建构他们的「婚姻神话」,毕竟这是书市中最受欢迎的书,人们是不喜欢我这种专搞破坏的乌鸦嘴,动辄唱衰婚姻。

他们离婚后,我与苏玉珍联络,才发现她真是最后一个才知道的人,与我当年遭逢婚变的情况一样,我们的贤慧、能干与识大体,竟被外人解读成我们是故示大方,演戏给外人看,孰知苦苓那套经营婚姻中浪漫与爱情的真正信徒是他的前妻--苏玉珍。

我常为那些大谈如何经营婚姻,或现身说法自己婚姻幸福的人捏冷汗,他们不是太聪明,明了这是个卖点,现代夫妻追求的福音,所以才把那些连自己都做不到技巧来贩卖给渴望秘籍的人。或是他们太笨,根本不知道这条路多坎坷,才走过一段坦途,才经历一些小风小浪,便向世人炫耀自己维持婚姻的本事。

古人说过婚姻之道愚夫愚妇可以维持,但圣人却难为。多愁善感,追求浪漫的文人是不可能在婚姻中找到爱情的,婚姻可以提供患难与共的亲情,而非风花雪月的爱情。

爱情与婚姻不兼容,人们看清这点才能做选择,既做选择就别后悔,问题在于你我皆凡人,永远是得陇望蜀,这山还望那山高。

苦苓要他的听众和读者不要因他做不到,便认为他讲的话没价值,分明是脱裤子放屁,因为人们要的不是「苦苓的宏论」,而是「典范」!

我要替苏玉珍主持公道,苦苓可以做个薄情郎,却不能不讲道义,如果没有苏玉珍配合演出,苦苓如何能挣得这么多财富,如果在离婚条件上刻薄她,那苦苓不仅是薄幸之人,更是鄙薄之辈。 东汉称夷洲,隋时改称流求,明代又称北港、东蕃。元明设巡检司于澎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光绪十一年(1876年)建为台湾省。台湾一词最早见于官方文献的是明崇祯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从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台湾”这一名称由何而来?它的含义又是什么?学术界仍持不同看法,尚难定论。

有人说“台湾”是古代神话传说“岱屿”和“员峤”首字联名“岱员”转变而来的;也有人说“台湾”是因盛行于闽台地区的台风而得名;还有人说“台湾”原作“埋冤”,后因其词不详才改称为“台湾”的。意即“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为天气所虐,居者辄病死,不得归,故以埋冤名之,志惨也。其后以埋冤不祥,乃改今名”(连横:《台湾通史·开辟篇》)。更多的人则主张“台湾”之名来源于陈第所著《东番记》中的“大员”、周婴《远游篇》中的“台员”和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的“大湾”。“台湾”则由“大员”、“台员”、“大湾”等或因语音相同转译,或以当地部落名称谓转化而来的。例如《辞海》等都持这种看法。谭其骧等在《我国省区名称的来源》台湾省条中,阐明了“台湾”名称的演变过程和各个时期的地域所指。文中说,十六世纪时有“大员”之称,本指今台南安平镇附近一带,是当地高山族部落名译音。进入十七世纪“大员”又改写成台湾。其时荷兰侵略者在该地所筑的热兰遮(ZeeIandia)城,华人即称之为台湾城。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全岛后,“台湾”所指大致在今台南市一带。清初建立台湾府后,台湾一名所指地域才包括整个岛屿。另一种看法,认为因荷兰人在海湾修城筑台,故名“台湾”。道光重刻本康熙《台湾县志》云:“荷兰设市于此,筑砖城,制若崇台,其海滨沙环水曲曰湾,又泊舟处概谓之湾,此台湾所由名也。”

此外,成书早于《东番记》的《日本一鉴》的《穷河话海》和《桴海图经》两册中,都把台湾称作“大惠”。吴壮达认为“大惠”与《东番记》的“大员”及后出现的“台员”、“大湾” 都是对同一地理对象的名称从闽南方言转化。他从安平古海湾“大湾”的转化论证“台湾”一名由来于“大湾”。又据康熙《台湾县志》所筑城堡“制若崇台”,“台湾”的“台”与“湾”两字联称的含义才成立。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名才被人们采用。邵秦在《台湾名称由来考略》(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2期)一文中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台湾闽音称谓大员、台员、大湾等,在荷兰人侵台前早已存在,在修城筑台前荷兰人也随中国人称安平为“大员”;也不同意把“台湾”之称来源于大海湾的“大湾”一名转化而来,因为《东番记》并未记成大湾而写成大员,《远游篇》作台员。“大员”、“台员”在字义上不能表示出海湾之意。“台湾” 应由来于原安平地区土著台窝湾族,以其族名称其地,据调查确认台南城的大湾庄为台窝湾族原住地。“大湾”即“台窝湾”的同音异字。荷兰文献中对安平一带有时写成Tayovoan(台窝湾),有时写成Tyovon(梯窝湾)、Teijoan(大员)、Toyouan(台员)等

中荷两国的两种不同民族语言对该地称呼基本一致的记载,雄辨地证明了关于台湾名称最早来源的出处,即与台湾安平一带土著台窝族名称有关。关于“台湾”名称的由来,目前虽仍存在分歧,但在辞书、报刊出版物中,涉及有关台湾名称来源的有其一定的倾向性,很多专家、学者又都在积极研究探讨这个问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能揭开这个谜底。
参考资料:http://www.beelink.com/20001031/416439.shtml 历史概况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秦朝时期满洲,隋唐时期流求,两宋时期流球,元朝时期硫球,明朝时期小硫球,清朝台湾 台湾,秦朝称之为“满洲”;三国时称之为“夷洲”;隋朝改称“流求”;宋朝称之为“毗舍那”,亦称“毗舍耶”;元朝称之为“琉球”,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明初叫“东番”,后又称为“鸡简山”、“北港”、“笨港”、“台窝湾”等,至明代万历年间始有“台湾”之称。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早在秦汉时期,祖国大陆人民已开始和台湾接触,但那时台湾还无确切的名称。现根据有关资料把台湾名称的演变辑录如下:

三国时期,吴国国君孙权于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1万人的大船队到达台湾,台湾当时叫夷洲,自此,台湾开始有名称。

隋唐时,将夷洲改为流求,一直沿用到南宋时期。

元朝时,又将流求改为琉球。元政府曾在澎湖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明朝中期将琉球改称东番,意思是东方番族聚居的地方(参见陈第著《东番记》)。明朝末年改称台湾,一直沿用到现在。台湾除了有以上称法外,在明朝中后期以后称法还稍有变化,不过这些称法不是指整个台湾岛。如明末把台湾又称为大员,但只是指今台南市西安平镇一带。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在台湾一鲲身岛上建筑热兰遮城堡,明朝将此城称为台湾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台湾城改称王城(故址在今台南市平安镇)。

清朝于1683年攻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治所在台湾县(今台南市)),辖境相当今台湾全省。光绪元年(1895)以后逐渐缩小,光绪十年改台湾府为台湾行省。光绪十三年又改为台南府。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台南府亦被废弃。此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50年里,台湾各族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要求返回祖国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