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清徐十一五的具体规划是什么?(清徐今年有拆迁村吗)

  太原市清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言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基本进入小康社会、打造中西部强县、实现撤县建市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打造循环经济基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县“十一五”规划将以“实力清徐、生态清徐、和谐清徐”为指引,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统筹发展试点的规划,成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和政府的行动纲领。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五”的回顾
  “十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全县经济步入了改革开发以来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十五”以来,我县国民经济始终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GDP从2000年的25.51亿元增长为2004年的52亿元,年均增长率16%左右;第一产业总量不断增长,增加值从2000年的6.4亿元增长为2004年的7.68亿元,年均增长率在4.7%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10.25亿元增长为2004年的29.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0.5%;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8.86亿元增长为2004年的14.7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3.5%。2004年,我县在全国县域经济排名从2001年的751位提升到了434位,全国排名在3年内提升了317位。在全国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中排名为147位(统计样本为1388个县),在全省排名为第5名,已经成为太原市经济总量最高,发展态势最好的直属县。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主导产业得到有效提升。“十五”以来,农业的GDP比重从2000年的25.1%下降到2004年的14.8%,下降幅度为1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出快速上升的势头,从2000年的40.2%上升为2004年的57.1%,上升幅度为16.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GDP比重表现出在波动调整中有所下降的势头,从2000年的34.7%上升到2002年的36.3%,2004年下降为28.1%。整体来看,我县的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25.1:40.2:34.7转变为2004年的14.8:57.6:28.1,产业发展重心向第二产业集中,第二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第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良好,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快速,农业增长方式得到改善,农业市场结构不断优化。粮食、农作物良种化程度超过了95%,种植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全县引进和推广蔬菜新品种100余个,有23个获国家级无公害认证。畜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规模养殖户、小区养殖、畜禽“托养所”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力军,全县年出栏生猪25万头、肉牛3万头、存栏奶牛6000头,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葡果产业进行大规模的改劣换优,以“一河两路”为重点的优质葡果发展迅速,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到了5万亩;生态旅游快速发展,“三晋生态第一沟”白石沟的葡峰山庄,已形成集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特色鲜明的省城知名旅游景点。“十五”期间,我县围绕农业产业化建设,发展壮大了青徐庄园、森泰牧业等一批从事农畜产品加工的民营企业。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120个。其中,龙头企业14个,中介组织5个,专业市场2个,其它形式组织20个。山西水塔陈醋集团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最大的食醋生产企业,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第四,产业集约程度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十五”以来.我县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33.1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85.3亿元,年均增长2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从2000年的19.3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51.2亿元,年均增长27.8%。“十五”期间我县主导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保持在55%-65%之间。煤焦、铸造产业是我县经济支柱,也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群,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群体,美锦、梗阳、东盛、迎宪、亚鑫、港源六大机焦企业已全部正式投产并发挥效益,全县焦炭设计生产能力达到700万吨以上。企业规模化发展使焦化行业“只焦不化”的现象有所改变,煤气净化工程和焦油深加工项目、化产回收项目陆续启动,煤焦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资源利用率和效益得到提高,煤焦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同翔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镁业集团。全县金属镁实际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新型工业不断涌现,纺织、新材料、建材等产业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格局在全省处于前列。
  第五,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十五”以来,全县城乡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逐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市政工程方面,县城道路硬化率达到96%,市政道路网络总长达47.71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1.01万吨,县城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县城煤气用户3900户,液化气用户3100户,储气柜容量达20000立方米以上;县城集中供热能力达到100万平方米,县城20%的居民纳入集中供热范围,实际供热总面积达到78.8万平方米。交通事业方面,共投入资金3.05亿元,改造翻修公路480.8公里,村村通工程完成了156个村170公里的建设,全县货运量达到898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60088万吨公里,开辟县乡村客运专线29条,完成客运量863万人次。环境整治方面:拆除并重新铺装高标准便道2.89万平方米,更换青石路缘石5830米,安装路灯灯饰821套;完成了环东湖砌筑石坝、污水截流、东湖引水工程及周边绿化工程,县城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5000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面:城镇绿化覆盖率18.3%,城镇绿地率15.6%,人均占有绿地7.62平方米。村镇建设方面:徐沟镇完成了金川路和北大街商贸一条街改造、金河中学建设工程、东南坊住宅小区建设工程等。东于镇完成了镇区主大街边道的拓宽改造工程、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建成了千亩节水示范园、沿高速路林带等生态示范工程;孟封镇完成了柳小路建设工程、食品工业园区规划等;王答乡建成了农民医院等。截止目前,徐沟、孟封、东于三镇已进入国家级小城镇行列。
  第六,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十五”期间,社会事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消费市场稳中趋旺,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亿元以上。科技事业方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有力推广。科技兴县战略得到有效贯彻,“十一五”期间全县投入引导资金1373万元,先后实施国家、省、市、县各类科技项目180多项;建成了4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2个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5个星火科技专家大院,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采取科技下乡、中介科技服务的实地技术指导等方式和途径,举办各类培训班786期;受训人员6.8万人次,科技普及率逐年上升。教育事业方面,全县高等和中等教育普及率大幅提升,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实施,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升学率基本达到100%,初中学生巩固率、普及率达到98%以上;县城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比例达到80%,基本完成“十五”期间所制定的各项任务。文化事业方面,先进文化建设成效明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县逐步形成了新闻、广播、休闲娱乐业和文物事业为先导的文化产业基本结构;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以及乡镇文化中心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建设。文化卫生事业方面,卫生改革和建设力度得到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传染性疾病防控水平有效提高。
  “十五”时期,清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清徐,认真进行反思,就会发现清徐县还存在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产业增长模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依赖性强、农业现代化投入不足、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和不足使清徐县的整体优势不能得以更好地发挥。
  (二)面临的基本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基本形势,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全球各类工业能源呈现供应紧张格局,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越来越突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工业生产的资源消耗性与资源局限性的矛盾日趋突出,全球工业的发展已经到资源承载约束的战略转折点。我国资源保障程度和人均资源占有率低,而长期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式经营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约束的矛盾,“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全球竞争的新形态。世界经济在趋于融合的同时,不断地以一些地区为核心进行聚合,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领域新的竞争形态。经济圈成为国内外经济竞争和合作的主要载体。明确定位,强化角色,纳入经济圈的发展体系,是县域经济“十一五”期间的重要发展课题。
  第三,地区专业化程度增强,区域产业优势分工凸现。从国际来看,国际贸易的优势产业分工格局日趋清晰。国内的经济发展同样伴随地区经济专业化的过程,突出表现为发展基于优势和资源的产业集群。不同的经济和社会要素组成,尤其是资源禀赋和能力基础,决定不同地域发展产业需要有所侧重。
  第四,社会事业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支撑重要性日趋增强。社会事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着各类资源,构成了经济发展的支撑平台。经济的增长,无一不是社会在人力、文化、科技方面综合支撑的结果。社会事业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激励效应已经越来越明显,成为决定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第五,我省面临巨大环境压力,新型能源基地建设迫在眉睫。我省多年来所形成的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运行质量相对低下,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十一五”期间,我省将以新型能源基地经济发展为核心,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机制和制度,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发展质量,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能源基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进和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实力清徐、生态清徐、和谐清徐”的蓝图,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山西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为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活县”战略,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深化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协调发展,构建经济对社会事业的反哺体系,加强社会事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实现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营造“创业在清徐、生活在清徐、发展在清徐”的良好氛围,进入中西部百强县,并具备撤县建市的条件,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实力清徐,代表着清徐通过打造山西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努力成为中西部强县,支撑大太原经济圈持续发展的理念。实力清徐要求我县成为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试验田,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聚产业资源,加强产业链耦合程度,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降低对于高能耗产业的依赖,培育优势产业并增强植根性的目标。实力清徐要求我县加强政府服务效能,塑造创业氛围,大力发展社会支撑平台,加强“创业在清徐”的环境建设,实现清徐县跨越式发展。
  生态清徐,代表着我县通过建设循环经济,改造生态环境,构建绿色生态的居住环境,打造太原市生态屏障的发展理念。生态清徐要求我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稳定目前的工业基础上加速产业升级过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树立生态意识,从环境中要效益,提升清徐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清徐要求我县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改善人居环境作为目标,重点解决生态保护、绿化建设和水环境建设,带动清徐县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生活在清徐”的环境建设,为集聚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和谐清徐,代表着我县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事业内部的协调发展的理念。和谐清徐要求我县成为山西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沿阵地,要求我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经济反哺社会的管理机制,努力营造“发展在清徐”的环境,在政府服务机制的发展下打造社会事业支撑平台,服务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是,通过打造山西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以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动力,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具备撤县建市的各项条件,并进入中西部强县行列。
  (二)具体目标
  在经济总量方面,国民生产总值持续提升;在经济结构方面,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明显提升,第三产业实现稳中有升;在环境治理方面,循环经济得到广泛应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单位产值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明显降低,生态环境得到基本改善。到2010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6亿元,年均增长15.7%;工业总产值250亿元,年均增长1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4亿元,年均增长19%;乡镇企业总产值300亿元,年均增长18.8%;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1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亿元,年均增长10%;外贸出口供货总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年均增长9%。
  在社会发展方面,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科技事业得到明显增强,研究与发展经费持续增加;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人均教育经费不断增加;文化事业充分提高,文体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卫生事业得到有序推进,卫生人力资源进一步充实,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全县初步建立起完备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的经济发展支撑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8%,人均生活用电达到342.2千瓦时,全县总用电规模达到110790万千瓦时;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达到约300元;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享受城市低保户数达到应保尽保;每万人拥有医生数达到13人;每万人拥有大学生人数达到237人;高考升学率提高到66.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

  四、主要任务
  (一)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是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具备竞争优势的多元化产业支撑体系,打造实力清徐,是清徐县“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1、主动承接太原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转移,积极发展能源和化工产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发达地区经济技术协作,在输出能源、原材料的同时,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紧抓太原市将完成中心区重污染企业搬迁的机遇,加快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主动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实现太原和环渤海经济圈优先转移的能源和化工产业的承接、转产、升级、改造。
  能源产业方面,继续发展以煤炭为主的基础能源产业,优化煤炭生产技术结构,建设大型矿井,联合改造一批小型矿井,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同时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优化煤炭的生产布局,严格实行总量控制,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加强矿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煤炭生产能力新增400万吨。进一步做好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重点发展以电厂、煤气开发利用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产业,加快煤矸石、利用余热发电项目建设步伐;大力推动森泰牧业等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设计、工艺和自动控制技术水平,处理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治理问题,使沼气得到资源化利用。
  化工方面,要抓住全球石油资源紧张、价格上涨给煤化工带来的机遇,同时化工业作为对能源资源依赖性较强和污染较大的行业,有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加快发展煤化工为主的化工业。重点发展“甲醇-烯烃”产业链,“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煤气-甲醇-合成氨-尿素联产甲醇、二甲醚”产业链。积极采用化工高新技术,大力发展深加工和精细化工,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乙炔化工、化肥、焦油回收加工等特色煤化工产业。特别是要注重焦油深加工、醇醚燃料、煤制油等项目的研发和建设。同时要加强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化工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化工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主动发展大太原和环渤海经济圈配套产业,积极发展镁加工和精密铸造产业。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合理调控焦炭、金属镁等初级能源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支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其它深加工产品出口。重点发挥我县金属镁加工优势,通过延伸产业链,形成大太原和环渤海高新产业的紧密配套圈;发挥清徐资源优势、铸造产业基础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精密铸造产业。
  镁加工产业方面,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配套,打造清徐成为太原市信息产业的紧密配套圈;我县镁加工业努力拓展延伸“焦炉煤气-硅铁-原镁-镁合金-镁深度加工-还原渣制水泥-余热发电”产业链和“煤矸石-电-硅铁-镁”产业链,重点向镁合金板、棒、带等产品和手机外壳、方向盘等镁合金铸件两个方向发展。同时紧抓国家材料绿色化战略发展机遇,按照“加大研发创新,提高产品档次,注重综合利用,扩大市场应用”的思路,大力提升待业技术水平,推进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精密铸造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汽车铸件、精密小铸件、特种铸件(含不锈钢铸件)和轻金属合金铸件等高档铸件;控制中低档产品的发展,鼓励其提高质量,实现企业经济规模和清洁化生产;加强铸件企业与外部机械加工企业的联合、重组,加快提高铸件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支持传统铸造企业实现转产、改造升级,逐步实现与国内外主机企业直接配套。打造成为大太原和环渤海的汽配产业配套基地;逐步完善产品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市场信息中心,增设销售网点。
  3、主动接受太原市市场辐射,积极发展食品加工和建材产业。立足自身农业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重点培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巩固目前副食品供应基地县的地位;积极适应大太原经济圈城建市场加快发展的趋势,引导和加快建材产业的发展,打造大太原经济圈的建材制造中心和流通中心。
  食品加工业方面,适应太原市消费结构已达小康型消费阶段的发展机遇,重点发展食醋、葡萄和乳品业。合理利用和开发农业资源,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在发挥传统品牌优势的同时,注重新产品的开发,提高食品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乳品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从配种、饲料、防疫治病到收奶等一整套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发展恒达牧业奶牛产业化项目,建立健全从配种、饲料、防疫治病到收奶等一整套技术上的、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流通领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全县乳业的快速发展。加速农业结构及其产品品质的优化调整,大力促进水塔老陈醋、森泰肉牛产业化项目的建设。
  建材产业方面,适应太原市日益扩大的城建市场发展需要,重点发展城建产业和家居产业,带动我县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暖气片产业发展所积累的销售网络,大力发展建材产业;充分消化和利用煤化工循环经济体系和金属镁加工循环经济体系的输出产品,并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发展建材产业;大力发展家居和建材的批发市场,培育配套物流产业,增强建材和家居产业发展活力。
  4、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努力提高产业层次。立足产业特色和优势,继续加强与友好县(市)的经济技术合作。扶持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磁材生产、纳米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扩大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加强对我县经济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构建多元化的产业支撑体系。
  生物制药产业方面,按照“依托品牌、整合资源、引进技术、做强园区”的要求,在清泉湖开发区设立“生物谷”,逐步形成生物产业聚集区。配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特性的重大项目的实施,加速商业化、产业化进程。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建立促进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机制和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生物产业发展主体的作用,加快生物技术的发展并尽快实现产业化。鼓励生物技术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充分运用金融信贷、引进外资、政府财政支持、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解决生物产业发展资金问题。向省和国家争取生物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重大生物项目建设。
  新材料产业方面,按照“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档次,注重综合利用,扩大市场应用”的要求,重点推进纳米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精细化工产业。加强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新材料产业化领导小组,加强对新材料产业化项目的统一管理和指导。结合机构改革,建立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适应新材料产业发展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改进对产业化项目的管理,进一步简化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认定、审批手续,着力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大力培育新材料产业风险投资机制,以提供股权资本的形式,重点扶持产品市场前景好的高成长性创业企业,降低创业壁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扶持资金,帮助推荐优势企业通过上市等途径实行直接融资。建立政府新材料产业发展资金,重点面向“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专”企业,以贷款、贴息、投资入股等形式,增加政府投入,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和外资加强对新材料产业的投资。
  (二)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下内容请到http://www.ssfcn.com/kcnews_detail.asp?id=38523查看 第11个五年发展规划

我国自建国初制定了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以来,如今已经是第11个五年发展规划

国家每五年制定一个发展规划,计划在五年内国家的发展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十一五规划”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七、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八、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九、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

十一五规划纲要: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建国以后,在经济建设领域搞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陆续第二个.......到现在是第十一个。由于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所以不叫计划了,叫规划。 这个问题搞不懂,有啥烦恼的。
建议你以后发布问题,选好你所发问题到领域

“十一五”是指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6-2010)的意思。

“十二五”应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1-2015)的意思。

五年计划(The Five-Year Plan),后改称五年规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

拓展资料:

由于划分标准不同,对五年计划的历史阶段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这里从五年计划本身出发,从发展观的转变与经济体制变迁等方面把握五年计划的发展脉络,将十一个五年计划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五”计划——“四五”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到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为第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在于: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范围的工业化浪潮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仅仅围绕工业化为核心展开,工业化水平与速度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

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化成为这一时期经济生活中无论是政府还是经济个体的最主要追逐目标。在所有制结构上,随着一五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这一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比重不断上升,到四五计划结束,基本已经实现了公有制尤其是全民所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他所有制特别是私有制因素在这一时期被逐步消灭,退出了所有制结构。

此外,在经济运行机制上,与公有制配套的具有鲜明苏联色彩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建立到完善,成为控制经济运行的唯一合法机制,市场的作用越发不受重视,并最终被完全排除在资源配置方式之外。这一时期,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工业化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基本建立了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但是发展的水平很低,人均财富的增长有限,甚至在后期由于受到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国民经济一度倒退,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实质性提高,甚至发生倒退。以下分别论述每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背景、实施的情况,以及完成的情况。

“五五”计划——“八五”计划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到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为第二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在经济发展观上,从对工业化发展水平的过度追求开始向经济全方面发展转变,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合理发展取代单一工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同时,除了经济发展之外,社会发展也开始受到关注,以前单纯是经济规划的五年计划开始加入社会发展的内容,五年计划开始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规划,标志着发展标准的重要转变。在所有制结构方面,这一阶段见证了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经济改革的最重要时期,原先单一的公有制被打破,多种所有制局面被重新建立。

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进程,外资开始进入中国,因此这一时期表现出所有制结构愈发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在经济运行体制方面,这一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完成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市场的作用被重新重视,并成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力量,计划手段被逐渐削弱,政府的经济职能由微观计划者向宏观调控者转变。

可以说,这种计划与市场的力量倒置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最大特点。此外,受到改革的推动,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九五”计划——“十一五”规划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到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是第三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为:在发展观上继续转变,由第二个时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进步的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转变。受到发达国家发展观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观较之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单纯注重物质的发展向注重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转变,人的发展成为发展的核心,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最终追逐目标。

在所有制与经济运行体制上,这一时期继续深化第二个时期的各项改革,并将各个领域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向深入,开始触及到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与难题。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发展观的飞跃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

参考资料:五年计划-百度百科

简单的解释就是从建国开始指定短期5年的一个经济发展的计划完成第一次五年计划之后就是有第二个5年计划一次类推,会有很多个五年计划的 中国是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1957年,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第二个五年计划因为苏联援华中断胎死腹中,第三个五年计划是1966年重新启动为1966-1970年,以后的五年计划都未中断,为每一个年代十年中的前五年和后五年。
国家十一五: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为2006~2010年。
国家十二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国家十二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我们现在处于“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今后还有“十四五”规划、“十五五”规划等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