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雨果的代表作(雨果浪漫主义)

雨果的代表作分别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诺曼底”号遇难记》、《笑面人》、《九三年》、《东方诗集》、《克伦威尔》、《海上劳工》。

雨果的代表作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雨果的创作历程长达60余年,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

为了纪念雨果,法国将2002年定为“雨果年”,还专门成立了“雨果全国纪念委员会”。

1、《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2、《九三年》

《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1793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

3、《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4、《笑面人》

《笑面人》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写作于1866-1868年,1869年发表。该作讲述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一伙童贩将一个10岁男孩遗弃海岸,逃离时遇难,当忏悔他们的罪行,将男孩的身世、证件封在一个葫芦里,抛到海上。此男孩便是誓死不与王权妥协的克朗查理爵士的儿子。

2岁时被英王詹姆士二世卖给童贩。童贩用手术破坏了他的容貌,使他脸部永远呈现笑容,充当小丑,被叫做格温普兰。格温普兰历尽艰辛。从海边逃生。被江湖艺人收留,并与收留的另一孤女组成3人流浪之家,四处卖艺,维持生计。

15年后,两孤儿成为情侣,到伦敦卖艺,轰动全城。这时,在海上漂了15年的葫芦落入官方之手,格温普兰的身份得到证实。安娜女王借机制造宫廷阴谋,宣布格温普兰为法定继承人。格温普兰在上议院的演说遭到嘲笑。愤怒之下,放弃爵位去寻找亲人。此时恋人已病入膏肓,死于其怀抱。格温普兰在万分悲痛之下投海自尽。

5、《海上劳工》

《海上劳工》是法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海上劳工》是雨果流亡海岛期间创作的一部重要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吉利亚特对船主勒蒂埃利的侄女戴吕施特深沉纯洁的爱,为抢救杜朗德的机器表现出的勇敢与才能。

以及为了成全戴吕施特与埃伯纳兹尔·柯德莱神父的婚姻而作出的自我牺牲,表现了主人公与偏见、迷信及自然力的英勇斗争,塑造了一个集“约伯与普罗米修斯”于一身的海上劳工代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维克多·雨果

经典名作:

1827:《克伦威尔》(Cromwell)(剧本)

1829:《东方诗集》(lesOrientales)(诗)

1830:《欧那尼》(Hernani)(戏本)

1831:《巴黎圣母院》(即《钟楼怪人》)(Notre-DamedeParis)(小说)

1838:《吕布拉》(RuyBlas)(剧本)

1853:《惩罚集》(lesChatiments)(诗)

1856:《沉思集》(lesContemplations)(诗)

1862:《悲惨世界》(lesMiserables)(小说)

1869:《笑面人》(L'HommequiRit)(小说)

1859-1883:《世纪传说》(laLegendedessiecles)(诗)

1874:《九三年》(Quatre-Vingt-Treize)(小说)

1866:《海上劳工》小说

1870:《诺曼底号遇难记》

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人。

雨果

国籍:法国

雨果即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雨果在83岁时死于肺炎。他死后法国举国致哀,超过两百万人参加了他的从凯旋门到先贤祠葬礼游行。他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碑的“先贤祠”。

  雨果作品选
  雨果,(l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他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1827),“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雨果生平大事记
  雨果,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大师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政论家,被誉为法兰西的民族诗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鼓吹民主自由反对帝制、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提倡废除死刑,以《钟楼怪人》、 《悲惨世界》等巨作闻名于世。
  1802年 2月26日生于法国东部的贝桑松城(Besancon)。
  1819年 同浪漫诗人维尼等人共同创办《保守文艺双周刊》。于期刊发表第一首诗。
  1822年 编成第一本诗集《颂歌与杂诗》。与艾德娜在圣苏比士大教堂结婚。
  1825年 被授与荣誉勋章,参查理十世的加冕典礼。
  1827年 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著名浪漫主义宣言,成为浪漫主义运动领袖。
  1831年 完成浪漫主义文学杰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即钟楼怪人)。
  1841年 被选入法兰西学院,公开表示拥护君主立宪制度。
  1843年 剧本《老顽固》(Les Burgraves)失败及女儿列欧波汀意外死亡,停止新作,转向政治舞台。
  1845年 晋身贵族,封为雨果伯爵。
  1848年 创办《大事纪报》。
  1850年 被捕入狱,雨果化名兰文逃离巴黎。
  1851年 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宣布帝制,雨果被迫流亡国外。
  1853年 充满讽刺政治意味的诗集——《惩罚集》出版。
  1862年 出版不朽的名著长篇社会小说《悲惨世界》。
  1868年 雨果夫人艾德娜去世。
  1870年 第三共和政府成立,结束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巴黎。
  1871年 当选国民大会代表。
  1876年 雨果当选参议员。
  1883年 完成《世纪的传奇》第三卷。
  1885年 5月22日,病逝巴黎。
  6月1日,雨果灵榇置于凯旋门下,供万民瞻仰,旋葬于巴黎伟人墓园。
  主要作品:
  1827: 《克伦威尔》(Cromwell) (剧本)
  1829:《东方诗集》(les Orientales) (诗)
  1830:《欧那尼》 (Hernani) (戏本)
  1831:《钟楼怪人》(Notre-Dame de Paris) (小说)
  1838:《吕布拉》(Ruy Blas) (剧本)
  1853:《惩罚集》 (les Chatiments) (诗)
  1856:《沉思集》 (les Contemplations) (诗)
  1862:《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 (小说)
  1869:《笑面人》 (L’Homme qui Rit) (小说)
  1859-1883:《世纪传说》(la Legende des siecles) (诗)
  1874:《九三年》 (Quatre-Vingt-Treize) (小说)
  雨果作品特色
  创作主调:赞颂真、善、美,鞭挞黑暗、丑恶、残暴。
  诗作方面:有着瑰丽的色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绝妙的音乐性,多方面的用字与巧妙的用韵法,达到优雅、精美、雄伟、朴实的非常境界。
  小说方面:多半写社会小说描写人生百态为主,融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情节生动、结构离奇、感情澎湃、气势磅礴,震慑人心,脍炙人口。
  剧作方面:打破希腊悲剧的三一律,创始了悲喜交杂的浪漫剧。运用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情绪、无边的气魄、美丽的诗词,造成一种强烈而矛盾的戏剧效果。
  画作方面:作品包括名著插画、人物画、风景画。描绘作品中的情节,展现内心的思绪,而以水墨画西方山水。十九年流亡期间,「海」成了他绘画的主题。 法国作家雨果有哪些代表作?
小说
我来答有奖励
你好嘛23333
LV.7 2019-04-16聊聊
1、《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2、《九三年》
《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1793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
3、《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4、《笑面人》
《笑面人》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写作于1866-1868年,1869年发表。该作讲述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一伙童贩将一个10岁男孩遗弃海岸,逃离时遇难,当忏悔他们的罪行,将男孩的身世、证件封在一个葫芦里,抛到海上。此男孩便是誓死不与王权妥协的克朗查理爵士的儿子。
2岁时被英王詹姆士二世卖给童贩。童贩用手术破坏了他的容貌,使他脸部永远呈现笑容,充当小丑,被叫做格温普兰。格温普兰历尽艰辛。从海边逃生。被江湖艺人收留,并与收留的另一孤女组成3人流浪之家,四处卖艺,维持生计。
15年后,两孤儿成为情侣,到伦敦卖艺,轰动全城。这时,在海上漂了15年的葫芦落入官方之手,格温普兰的身份得到证实。安娜女王借机制造宫廷阴谋,宣布格温普兰为法定继承人。格温普兰在上议院的演说遭到嘲笑。愤怒之下,放弃爵位去寻找亲人。此时恋人已病入膏肓,死于其怀抱。格温普兰在万分悲痛之下投海自尽。
5、《海上劳工》
《海上劳工》是法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海上劳工》是雨果流亡海岛期间创作的一部重要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吉利亚特对船主勒蒂埃利的侄女戴吕施特深沉纯洁的爱,为抢救杜朗德的机器表现出的勇敢与才能。
以及为了成全戴吕施特与埃伯纳兹尔·柯德莱神父的婚姻而作出的自我牺牲,表现了主人公与偏见、迷信及自然力的英勇斗争,塑造了一个集“约伯与普罗米修斯”于一身的海上劳工代表。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

《巴黎圣母院》
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00《笑面人》发表于1869年 小说有着和巴黎圣母院一样的美丑对比。主人公格温普兰出生贵族,但因宫廷内的勾心斗角,小时候被毁容。

《笑面人》

。《笑面人》的创作标志着作者向现实主义迈出了一大步。
00《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

悲惨世界 书影
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
《九三年》 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小说的两个对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纳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恶对比。郭文在捕获郎特纳克侯爵之后,因念郎特纳克侯爵救了三个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断头台,而放走了敌人头子。这种安排,最能体现雨果对慈悲为怀,对纯洁良心的信仰。《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代表作有:

《巴黎圣母院》:

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一名吉卜赛少女(拉·艾丝美拉达)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

《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 《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爱尔那尼》.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 《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九三年》、《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