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健身> 体育> 正文

陈玘家境(陈翀父母)

  • butyanbutyan
  • 体育
  • 2023-04-09 10:28:02
  • -
父母给101女孩加油暴露家境,吴宣仪父母没露面,但是她家最有钱

求乒乓球球坛的名人刻苦故事

马琳,一个从沈阳走出的乒乓奇迹。

当他站在北京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高唱国歌的那一刻,你可曾知道,他在过去的20多年里,走过了怎样的艰辛历程,哭过、笑过、绝望过、振奋过……世事无常。

惟有奋斗、一步一个脚印才是获取胜利的最佳途径。

艰辛起步 曾因打法过时苦闷

马琳1980年2月19日出生在沈阳市沈河区,父亲马辉在玻璃仪器厂上班,母亲夏静茹在纺织厂工作。马琳6岁那年,沈河区业余体校杨沈立教练到学校挑选乒乓苗子。在一帮小孩子当中,虎头虎脑的马琳最结实,一双眼睛最亮最打眼,杨教练一眼就相中了他。就这样,马琳上午上课,下午练乒乓球。

训练一段时间后,马琳进步很快。为了提高儿子的球技,夏静茹夫妇每月花50元,从沈阳市体校找了一名年龄较大,水平高的运动员做陪练。那时,夏静茹夫妇每月工资才76.5元。

贫寒的家境让小马琳有了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凭借出众的天赋,加上刻苦训练,马琳渐渐在一帮孩子中脱颖而出。

1990年,10岁的马琳进入省体校,成为了专业运动员。这时,中国乒乓球男队正处于低谷,欧洲选手的横拍弧圈球打法一统江山,马琳传统的直板快攻打法被认为过时了。那个星期天,马琳回到家,忧伤地把自己的处境告诉父母。夏静茹夫妇认真地问:“孩子,你是不是真的热爱乒乓球?”马琳点点头。父母对他说:“既然这样,你就应该坚持下去,不管那种打法,只要你刻苦训练,就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1994年,在河北正定举行的全国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14岁的马琳勇夺男子单打冠军。当时的国家乒乓球男队主教练蔡振华一纸调令,将马琳招入了国家队。

踏实训练 母亲鼓励他做“蚂蚁”

在人才济济的国家队,因为年龄小,没有任何大赛经验,马琳很少有参赛的机会。

看到队友接二连三地在国际赛场上争金摘银,马琳既羡慕又心有不甘,这让他平添了许多烦恼和苦闷。在和家人的倾诉中,夏静茹夫妇把一则关于蚂蚁的小故事告诉儿子:“孩子,你看看小蚂蚁,一点一点地搬掉眼前的障碍,虽然看起来有点儿慢,却不会停下来。时间会让你改变很多,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变得那么强大……”

考虑到儿子正处于成长地关键时期,需要人扶持,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夫妇俩都给马琳写信,教他做人的道理,教他正确地对待名利……

1996年,马辉和夏静茹先后下岗了,家里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夫妇俩非常痛苦,他们商量后决定,为了不影响马琳训练,他们将下岗的事瞒着儿子。

1999年秋天,在世界男子乒乓球赛上,马琳连克瓦尔德内尔、孔令辉等世界名将,勇夺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世界大赛冠军。马琳豪情万丈,信心十足地打算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夺冠,把金灿灿的金牌献给父母。

然而,令马琳伤心的是,2000年5月,出征悉尼奥运会的名单宣布了,他名落孙山。

英雄无泪,落泪是金。

很少流泪的马琳躲在一个角落里伤心地痛苦。马琳浑浑噩噩地在队里度过了两个多月,当队友们意气风发地奔赴悉尼赛场时,他带着一颗失落的心回到了沈阳。

那些日子,马琳不敢提乒乓球,不敢看悉尼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在痛苦的煎熬中,马琳耳边响起了父母曾对他说过地话: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垮。他想,这种精神在父母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而自己不过是落选奥运,难道就这样沉沦下去吗?不,马琳坚定的吼叫着……

厚积薄发 雅典北京连取冠军

重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训练的马琳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奥运旅程。

2004年8月初,马琳奔赴雅典奥运会赛场。在单打比赛中,他的表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输给了几年从没有输过的老对手瓦尔德内尔,无缘四强,他因此沮丧不已。夏静茹夫妇守在电视机前看完这场比赛,马上给儿子发去短信:“战胜自己,你就赢了。男子汉要坚强,爸爸妈妈相信你能行!”

父母的话仿佛又在马琳的耳边回响:男儿当自强!马琳迅速调整心态,抖擞精神,在三天后的双打比赛中,他与陈玘配合一路过关斩将,勇夺男子双打金牌。那一刻,夏静茹夫妇泪如泉涌:儿子终于成为坚强的男子汉了!

出道这么多年,马琳总想回报父母,当以前他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终于可以如愿了,他用比赛的奖金在沈阳为父母了买了一套大房子,诚恳地要求父母不要再开小餐馆,好好地享受生活。

雅典奥运会之后,已经成为奥运冠军的马琳并没有满足,用他自己的话说,“双打冠军当然也是奥运冠军,但是单打冠军更是我追求的最高目标,为了这个,我一定要打到北京奥运会上去!”

然而在此后的四年里,马琳的势头逐渐被迅速上升的王皓盖过,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上,王皓出色的表现俨然成为男单冠军的不二人选!

在与王励勤和王皓搭档夺取男团冠军之后,马琳显得很低调,不去理会大家关于“王皓必将夺冠”的谈论,而是潜心准备着自己的梦想……

即便是在半决赛淘汰王励勤跻身决赛,马琳也表现得十分低调,但是了解他的人知道,“这样的马琳才最可怕!”

果然,在最后的男单决赛中,默默无闻的马琳完全释放出自己的能量,用疯狂的进攻和不可思议的精彩将王皓再次推到了亚军的位置!

北京奥运,一人双冠,马琳终于一扫头上的阴霾,尽情宣泄心中的情感……

[img]

夺金演员表全部演员介绍

电视剧《夺金》当中的得到主演有郑凯、张逗逗、夏星以及白恩。

剧中的参演演员有王璐、巫刚、程煜、吴连生、徐永革、陈逸恒、孙淳、施京明、石天硕、王磊、刘悠然、郑卫莉、黄晓娟、闫淑琴、苗夕伦、曹玥瑶、郑强、王静怡、李伟欣、赵雍、刘一含、马琳、陈玘、韩乔生、孙正平、关义平齐连春以及安维等人。至于这部剧以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为历史背景,讲述郑凯饰演的穷学生刘争光虽然家境窘迫却一直怀揣乒乓梦想,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都没有选择放弃,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打进国家队。

等到他进入到国家队之后,发现里面比他出色的人非常多,跟他们相比他的天赋其实并不成熟而,但他有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最终后才能在国际赛场上大放异彩,直接拿下冠军为国争光。

创造101 谁最有钱 父母VCR暴露家境,原来她才是土豪

江苏明星有哪些

江苏明星有李沁、陶虹、倪妮、韩雪、杨超越、梅婷、朱亚文、宣璐、张彬彬、朴树、江珊、侯勇等,具体介绍以下几位:

1、李沁

李沁,1990年9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2008年,李沁因在李少红版《红楼梦》中饰演少年薛宝钗而被观众熟知。

2、陶虹

陶虹,1972年1月15日生于江苏无锡,中国影视女演员,原国家花样游泳运动员,全运会冠军,世界杯集体第5名。1993年,出演姜文导演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于北蓓一角进入影视圈。

3、朱亚文

朱亚文,1984年4月21日生于江苏省盐城市,中国大陆男演员,200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2008年饰演了《闯关东》中的朱传武一角。2011年获第14届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2012年凭借《远去的飞鹰》入围国际艾美奖最佳男演员。

4、朴树

朴树,本名濮树,1973年11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北京市,中国内地男流行乐歌手、音乐制作人、影视演员。1996年,签约“麦田音乐”,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同年,录制了首支个人单曲《火车开往冬天》。

5、江珊

江珊,1967年12月22日出生于江苏镇江,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91年参演个人首部电视剧《爱在雨季》。1994年凭借爱情剧《过把瘾》获得关注;同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只爱我一个》。

奥运的运动员都是富二代吗?

不是,他们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孩子。比如说夺得伦敦首金的易思玲家中只留下她90岁的爷爷易立芳,而在易立芳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中,却挤下了各路人等30多个。易思玲的父母易泽军、欧阳桂凤担心来家中的人太多,外出躲避。“有人说他们去北京了,也有人说他们住在某个宾馆,不知道去哪里了。”易思玲夺冠一个小时后,守候在易家的郴州日报记者在鞭炮声中对本报记者说。易泽军的手机当天被打爆了,几乎每个打通记者都只得到了一个回答:“你们别打了”。比如说举重冠军李雪英:家人来伦敦后,李相民经常跟记者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时间久了,他会打开话匣子,聊聊他家的“五朵金花”:“我有5个女儿,雪英是最小的。她上面有个姐姐,也是练举重的。小时候看姐姐举重,雪英也就走上了这条路”。李相民所说的“姐姐”就是李雪久。十年前,在第15届举重世锦赛女子53公斤级的角逐中,李雪久刷新了朝鲜选手李成姬创下的挺举世界纪录,为中国队拿到了一枚金牌。但她此后受伤,没能入围雅典奥运会。“她的梦想就是参加奥运会,没有机会参加,我们都很难过。”李相民说,现在姐姐的梦想终于被妹妹实现,这也算是一种圆满。

在聊天里,李相民从不讳言自己贫困的家境。“说句实话,那个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我前头3个女儿只念到了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了。”此后李雪久开始出成绩,举重队里包吃包住,家境才好了些。

没敢给女儿打电话

女儿参加奥运会,自己也能沾光出趟国,这是李相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大约两个月前,腾讯给他办好了签证,买好了机票。这是60多岁的李相民第一次出国,他拾掇好割下不久的麦子,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个农村出发,坐汽车到了市里,换火车到了郑州,然后坐飞机到北京,在那里再次起飞,最后终于来到了伦敦。他唯一的遗憾是,别人都是两人同行,自己的老伴却因为有脑血栓和冠心病,坐不了飞机而未能前来。

“雪英知道我来了,但我一直没给她打电话,怕让她分心”,腾讯给每位“冠军亲属”都准备了伦敦的电话,但李相民的电话一直沉默着。这位不多话的老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切等雪英夺冠后再说。

在等待女儿比赛的这几天,李相民跟着其他冠军亲属一起去伦敦逛了逛。“去了大本钟、大英博物馆,我们什么都没买,东西太贵了,一个英镑顶咱们十块钱,我要是花了5英镑就相当于50块,在农村挣钱跑到这里来花,不划算。”看到每一样商品的价签,李相民的第一反应是想一下汇率。直到现在,他说对于女儿们的比赛奖金有多少,他是毫无概念的。“她们比赛奖金拿了多少钱,我也从来不问。两个人都是十来岁就走了,从省队到国家队,又不让回家,一年回家一两趟,呆三两天就得走。亚运会结束之后,雪英回来了一趟,给家里买了一些衣服和点心。她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往后还得花不少钱。”

今后继续当农民

一家出了两个冠军,村里人的羡慕是少不了的,但用李相民的话来说就是:“口头说说,不顶什么用”。“说句老实话,名气大了又能怎样,买农药化肥能给你便宜点?”李相民的话让人笑不出来。就像人们都说练举重辛苦,他却将之看做是生活的必然选择:“在农村,不管走哪条路,都是为了谋条出路。举重是辛苦,但这东西没有后悔药,只有往前走。”

如今,四个女儿都嫁了人,三个在当地,李雪久在省城郑州安居乐业。而李相民两口子现在还耕种着七八亩地,地里长着小麦和玉米,一年收入只有三、四千元。十几年前盖的瓦房,现在已经陈旧,却没有钱翻新。有人建议,女儿一旦拿了奥运冠军,那么多奖金足以让他们搬到县城里去住,李相民则不这么想,“搬了我的地咋办啊?种地是我们的本份啊,人不能忘了本,她们能走出去不用种地是命好,我们还是守着自己的本份。”

奥运冠军马琳的故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0.02.19

身高:174cm 体重:75kg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辽宁沈阳

项目:乒乓球

打球经历:7岁开始打球,13岁进汕头乒乓球学校训练,1994年2月进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一队。

世界排名:第二(2008年7月)

技术特点:右手直握球拍,正手极具杀伤力的暴冲弧圈结合直拍横打,器材配置为底板:YASAKA YEO 正手套胶:红双喜 天极2 反手套胶:蝴蝶 大巴。

习惯动作:旋转球拍,用球拍当扇子扇风。

出生地点:沈阳

出生体重:8斤2两

家庭成员:父母

启蒙教练:杨沈立

现在的教练:刘国梁、吴敬平

最喜欢的电影:《泰坦尼克号》

最喜欢的食物:刺身、烤肉、海鲜、山楂

最喜欢的颜色:天蓝色

最喜欢的国家:中国

最喜欢的地方:沈阳

最难忘的人:父母

最难过的事:比赛输球

最遗憾的事:世锦赛没拿到冠军

最高兴的事:比赛胜利

最害怕的事:听到各种不好的消息

小时候喜欢的娱乐方式:弹玻璃球、拍pia唧(一种印有剧集或卡通人物的方形或圆形的翻纸牌游戏,在北方也叫拍画片、拍方宝)

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电动火车、手枪

现在最喜欢的娱乐方式:郊游、喜欢去大自然

最喜欢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最喜欢的运动项目(除了乒乓球):足球

最喜欢的运动员:刘国梁、乔丹

最喜欢的一句话:永不放弃

国内荣誉:

1997 全运会男团冠军

1998 全国俱乐部甲级联赛冠军(代表八一队),全国锦标赛团体、混双冠军

1998 全国俱乐部甲级联赛冠军(代表八一队),全国锦标赛团体、混双冠军

国际荣誉:

1996 亚洲杯男单冠军

亚洲锦标赛混双冠军

1997 澳大利亚公开赛男双冠军

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双冠军

1998 亚洲锦标赛男双及男团冠军

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冠军

1999 瑞典公开赛男双冠军

法国公开赛男双冠军

首届世界乒乓球俱乐部锦标赛男团冠军

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冠军,男单亚军

2000 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亚军,世界杯男单冠军(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在改大球后所夺取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2001 第4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冠军,男单季军,男双、混双八强;九运会男单、男双冠军;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男双亚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冠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开赛男单、男双亚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2002 美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德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波兰、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荷兰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亚运会男团冠军,男双季军、混双季军;

2003年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与王楠)冠军、男双(与秦志戬)季军,男单八强,韩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丹麦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冠军,德国公开赛男单亚军,瑞典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世界杯男单冠军(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在11分赛制下夺取的第一个男单世界冠军);

2004年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冠军,希腊公开赛男双冠军,新加坡公开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无锡站男单、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雅典奥运会男双冠军(与陈玘),男单十六强;世界杯男单冠军;

2005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男双亚军,中国公开赛(哈尔滨站)男双亚军,第48届世乒赛男单亚军,男双季军(与陈玘),世界杯男单季军;

2006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亚军,科威特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第48届世乒赛男团冠军,世界杯男单冠军,亚运会男团冠军,混双(与王楠)冠军,男双(与陈杞)亚军,男单亚军;

2007年49届世乒赛男双(与陈玘)冠军,男单亚军,混双(与王楠)亚军,世界杯男单八强,男团冠军;年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双冠军(与王皓),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冠军,科威特公开赛男单亚军,中国公开赛男单冠军,法国公开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子单打冠军,男双亚军(与王皓)。

2008年49届世乒赛团体赛男团冠军。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冠军。

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了四届世界杯冠军的选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人。被誉为世界杯先生. 在49届世乒赛团体赛结束后,他获得了13个世界冠军,是中国乒乓球男队获得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两名运动员之一(另一名是王励勤,也获得了13个世界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日本站 男单冠军,团体冠军.韩国公开赛亚军,男双亚军(与马龙)

2008年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团体冠军

在男单半决赛中以4比2战胜队友王励勤,将与队友王皓争夺男子单打的金牌。

马琳,一个从沈阳走出的乒乓奇迹。

当他站在北京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高唱国歌的那一刻,你可曾知道,他在过去的20多年里,走过了怎样的艰辛历程,哭过、笑过、绝望过、振奋过……世事无常。

惟有奋斗、一步一个脚印才是获取胜利的最佳途径。

艰辛起步 曾因打法过时苦闷

马琳1980年2月19日出生在沈阳市沈河区,父亲马辉在玻璃仪器厂上班,母亲夏静茹在纺织厂工作。马琳6岁那年,沈河区业余体校杨沈立教练到学校挑选乒乓苗子。在一帮小孩子当中,虎头虎脑的马琳最结实,一双眼睛最亮最打眼,杨教练一眼就相中了他。就这样,马琳上午上课,下午练乒乓球。

训练一段时间后,马琳进步很快。为了提高儿子的球技,夏静茹夫妇每月花50元,从沈阳市体校找了一名年龄较大,水平高的运动员做陪练。那时,夏静茹夫妇每月工资才76.5元。

贫寒的家境让小马琳有了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凭借出众的天赋,加上刻苦训练,马琳渐渐在一帮孩子中脱颖而出。

1990年,10岁的马琳进入省体校,成为了专业运动员。这时,中国乒乓球男队正处于低谷,欧洲选手的横拍弧圈球打法一统江山,马琳传统的直板快攻打法被认为过时了。那个星期天,马琳回到家,忧伤地把自己的处境告诉父母。夏静茹夫妇认真地问:“孩子,你是不是真的热爱乒乓球?”马琳点点头。父母对他说:“既然这样,你就应该坚持下去,不管那种打法,只要你刻苦训练,就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1994年,在河北正定举行的全国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14岁的马琳勇夺男子单打冠军。当时的国家乒乓球男队主教练蔡振华一纸调令,将马琳招入了国家队。

踏实训练 母亲鼓励他做“蚂蚁”

在人才济济的国家队,因为年龄小,没有任何大赛经验,马琳很少有参赛的机会。

看到队友接二连三地在国际赛场上争金摘银,马琳既羡慕又心有不甘,这让他平添了许多烦恼和苦闷。在和家人的倾诉中,夏静茹夫妇把一则关于蚂蚁的小故事告诉儿子:“孩子,你看看小蚂蚁,一点一点地搬掉眼前的障碍,虽然看起来有点儿慢,却不会停下来。时间会让你改变很多,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变得那么强大……”

考虑到儿子正处于成长地关键时期,需要人扶持,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夫妇俩都给马琳写信,教他做人的道理,教他正确地对待名利……

1996年,马辉和夏静茹先后下岗了,家里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夫妇俩非常痛苦,他们商量后决定,为了不影响马琳训练,他们将下岗的事瞒着儿子。

1999年秋天,在世界男子乒乓球赛上,马琳连克瓦尔德内尔、孔令辉等世界名将,勇夺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世界大赛冠军。马琳豪情万丈,信心十足地打算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夺冠,把金灿灿的金牌献给父母。

然而,令马琳伤心的是,2000年5月,出征悉尼奥运会的名单宣布了,他名落孙山。

英雄无泪,落泪是金。

很少流泪的马琳躲在一个角落里伤心地痛苦。马琳浑浑噩噩地在队里度过了两个多月,当队友们意气风发地奔赴悉尼赛场时,他带着一颗失落的心回到了沈阳。

那些日子,马琳不敢提乒乓球,不敢看悉尼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在痛苦的煎熬中,马琳耳边响起了父母曾对他说过地话: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垮。他想,这种精神在父母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而自己不过是落选奥运,难道就这样沉沦下去吗?不,马琳坚定的吼叫着……

厚积薄发 雅典北京连取冠军

重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训练的马琳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奥运旅程。

2004年8月初,马琳奔赴雅典奥运会赛场。在单打比赛中,他的表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输给了几年从没有输过的老对手瓦尔德内尔,无缘四强,他因此沮丧不已。夏静茹夫妇守在电视机前看完这场比赛,马上给儿子发去短信:“战胜自己,你就赢了。男子汉要坚强,爸爸妈妈相信你能行!”

父母的话仿佛又在马琳的耳边回响:男儿当自强!马琳迅速调整心态,抖擞精神,在三天后的双打比赛中,他与陈玘配合一路过关斩将,勇夺男子双打金牌。那一刻,夏静茹夫妇泪如泉涌:儿子终于成为坚强的男子汉了!

出道这么多年,马琳总想回报父母,当以前他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终于可以如愿了,他用比赛的奖金在沈阳为父母了买了一套大房子,诚恳地要求父母不要再开小餐馆,好好地享受生活。

雅典奥运会之后,已经成为奥运冠军的马琳并没有满足,用他自己的话说,“双打冠军当然也是奥运冠军,但是单打冠军更是我追求的最高目标,为了这个,我一定要打到北京奥运会上去!”

然而在此后的四年里,马琳的势头逐渐被迅速上升的王皓盖过,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上,王皓出色的表现俨然成为男单冠军的不二人选!

在与王励勤和王皓搭档夺取男团冠军之后,马琳显得很低调,不去理会大家关于“王皓必将夺冠”的谈论,而是潜心准备着自己的梦想……

即便是在半决赛淘汰王励勤跻身决赛,马琳也表现得十分低调,但是了解他的人知道,“这样的马琳才最可怕!”

果然,在最后的男单决赛中,默默无闻的马琳完全释放出自己的能量,用疯狂的进攻和不可思议的精彩将王皓再次推到了亚军的位置!

北京奥运,一人双冠,马琳终于一扫头上的阴霾,尽情宣泄心中的情感……

曹臻:世界冠军中的全国冠军,发誓不当教练、嫁北方人却一一食言

在我国乒乓球界一直流传着:拿全国冠军比拿世界冠军还要难。

这句话虽有几分开玩笑的意思在其中,但也说明了国内乒乓球运动员的竞争非常大。

2012年10月,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双打决赛中,曹臻拿到了女单和女双两枚金牌。

曹臻虽然赢得了两枚金牌,但由于年纪的增长、国家队的后起之秀实在太多,仅仅一年之后,曹臻就宣布退役。

退役后的曹臻曾放下豪言: “绝对不会当教练,嫁人一定嫁给和自己一样的北方人。”

但如今看来,曹臻很显然违背了当初的誓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曹臻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在乒乓球方面的天赋。

本来曹臻的父母也没有指望女儿会走上专业打乒乓球的道路,他们只是把打乒乓球当成女儿的一个业余爱好。

但是曹臻注定就是吃职业乒乓球这碗饭的,在她三岁的时候被 体育 老师发现,其在乒乓球方面的天赋。

这种天赋型选手,对一个小县城来说几乎是百年难得一见的。

体育 老师为了让曹臻走上专业化的路,亲自去曹臻家动员她的父母。

所幸,曹臻的父母也是一个十分开明的父母,并不是说一定要让女儿去读书。

只要是女儿喜欢的,他们就会尽全力去支持。

在父母的支持下,曹臻开始接受专业的乒乓球训练。

仅仅过了一年,曹臻就转去市体校学习。

因为小县城的水平,已经不能够提升曹臻的打球水平。

虽说曹臻在乒乓球方面十分有天赋,但是她也没有因此而放松训练。

为了让女儿能够更好地提升打球水平,父亲带着曹臻去参加乒乓球八一队的面试。

1997年,年仅十岁的曹臻顺利通过八一队的面试 。

进入了八一队,就相当于半只脚跨进了国家队。

八一队素来有“小国家队”的称号,刘国梁、王皓、樊振东等人都曾是八一队的成员。

在他们市里,小曹臻的实力已经算是翘楚。

但进入八一队后,曹臻见到了更多实力强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此时她也意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后, 小曹臻更加刻苦的练习球技,希望可以早日进入国家队。

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曹臻终于在2001年进入了国家二队,时年14岁。

国家队又分国家一队、国家二队,顾名思义,国家一队的水平肯定高于国家二队。

国家一些重要的比赛,也都是从国家一队去挑选运动员。而国家二队,基本上就是国家一队的一个备用队伍。

但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来说,能够进入国家二队,已经是十分的厉害。

但是想要为国争光,曹臻必须进入国家一队。

经过两年多的苛刻训练,曹臻终于杀进了国家一队。

但进入国家一队也并不代表就可以一直在一队,一队每个月都会刷人下去,然后再从二队挑选拔尖的人上来。

曹臻进入一队仅仅一个月后,又被退回二队。

这对曹臻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幸运的是,她很快又回到了国家一队, 这一次,曹臻才算是在国家一队站稳了脚跟。

也只有进入国家一队,曹臻才有机会参加各大国际、国内的比赛。

刚进入国家一队的曹臻,一直没有机会崭露头角。

这并不是曹臻实力不济,而是当时的国家一队有王楠、张怡宁、郭跃等乒乓名将,实在是他们的实力太过强大。

2009年5月3日,曹臻和搭档李平赢得了第50届横滨世乒赛的混双冠军。

这是曹臻人生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这一年她已经22岁了。这个年纪在乒乓球女队已经是一个十分尴尬的年纪。

与她差不多年纪的郭跃、李晓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拿到了多个世界冠军。

郭跃则更为厉害,她还在2008年奥运会拿到了女团冠军。

也许曹臻也知道,自己几乎是没有机会参加奥运会的。

要说没有遗憾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参加奥运会是每一个运动员的梦想。

即使明知没有机会参加奥运会,但是曹臻也不会放弃训练。毕竟除了奥运会还有那么多的国际比赛。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乒乓球世界杯、奥运会乒乓球比赛,被称为世界乒乓球三大赛事。

虽然没能拿到奥运会的奖牌,但是曹臻却连续两次拿到了世乒赛的混双冠军,这对曹臻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在连续拿到两次世乒赛混双冠军之后,曹臻在2012年又拿到了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女单、女双两项冠军。

要想在中国乒乓球比赛上,拿到全国冠军,那难度完全不低于拿世界冠军。

本来以为曹臻会再接再厉,争取在乒乓球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2013年之后,曹臻就很少在各大赛场上露面。

2014年,消失许久的曹臻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可惜,这次她不是为了打比赛而出现,而是为了宣布退役而出现在媒体的镜头下。

一向坚强的曹臻,这次则显得尤为激动,多次当众落泪。

与曹臻一起退役的还有王励勤、马琳、陈玘等人。

竞技 体育 向来都是残忍的,年纪大了,体能也无法与年轻人相比,也不可能再代表着国家去参加比赛。

想要和陪伴了自己二十多年的乒乓球告别,谁又能不伤心呢?

曹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我退役后想好好休息,不考虑做乒乓球教练。最重要的事情一定就是结婚啦。”

当媒体问到曹臻的择偶标准时,曹臻开着玩笑说: “那我一定会找个北方人,毕竟我也是北方人,工作也在北京。”

其实可以看出来,曹臻当时说的话也有些开玩笑的成分在里面,谁也说不好未来的婚姻和事业会是什么样的走向。

也许那个时候的曹臻,也只是想好好休息,把身体养好后再计划以后的事情。

刚退役的曹臻,在家休息了整整半年。

把之前因为训练、比赛而没有享受到的假期通通补回来。

刚开始还会享受这种无所事事的日子,可是时间久了,曹臻觉得这种生活实在是太无聊。

可是思来想去,曹臻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毕竟从三岁开始,她就与乒乓球打交道,除了乒乓球其他什么的也不会。

没有办法,曹臻只能打破自己曾经的誓言,回到八一队做起了乒乓球教练。

这是曹臻第一次打破自己的誓言,后面为了爱情又第二次打破誓言。

毕竟爱情这个东西,很难有这么多标准去衡量,爱了就是爱了,还会管他是哪里人。

可能在事业方面,我们还能去选择。

但是在爱情方面,并不是说你想爱就爱,想不爱就能不爱的。

如果爱情要是能想不爱就不爱,那么也就没有那么多痴男怨女为爱去殉情。

曹臻的丈夫陆平,其实是曹臻的球迷。

而且他不仅仅是陆平是曹臻的球迷,他们全家都十分喜欢这位乒乓球运动员。

陆平是重庆富商陆俊伟的儿子,其家境十分殷实,长相也是白白净净,与曹臻看起来十分合适。

陆平以父亲的名义邀请曹臻到重庆参加一个商业比赛,此时的曹臻并不知道对方有这种心思,她开开心心的带着母亲前往重庆参加商业比赛。

曹臻和母亲到达重庆之后,是陆平亲自驾车来接的她们。

曹臻只觉得这个司机很有礼貌、也很有气质,完全不像一个司机。

事实证明,曹臻的想法是正确的。陆平确实不是一个普通的司机,而是曹臻以后的“专属司机”。

后来曹臻才知道接自己的司机就是陆俊伟的儿子陆平,但是她完全没有往男女朋友那方面去想。

但是陆平想追求曹臻的举动太过明显,多次邀请曹臻一起看电影、一起吃饭。

曹臻虽说没怎么谈过恋爱,但是对方如此频繁地对自己献殷勤,她也是可以感受到的。

好在 曹臻对这位富二代的印象也不错 ,两人一来二去的也就确定了情侣关系。

2015年,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28岁的曹臻和重庆人陆平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陆平对曹臻也十分的宠爱,为了支持妻子的事业,陆平经常在重庆和北京两头跑。

曹臻少年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

家中只有母亲和姥姥,而陆平的出现也让曹臻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

曹臻也曾解释过自己食言的原因: “这么好的人,你不嫁给他又在等什么呢?”

这些并不是原则性的誓言,也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去苛责别人。

如今的曹臻生活得十分幸福,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便是食言了,那又怎么样呢?

一代东北新首富诞生 曾是打工人,如今直接继承2000亿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