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出行> 旅游> 正文

河下古镇的武大特色(河下古镇的武大特色是什么)

  • 思君朝与暮思君朝与暮
  • 旅游
  • 2023-08-18 23:27:01
  • -
河下古镇

河下古镇对外免费开放,还是国家5A景区,为何却不受游客热捧?

在国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现在,很多人喜欢在业余时间去到景区观光散心。国内景区越来越盛行,但门票也越升越高,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有一个景区对外是免费开放的,那就特别拉好感了。但江苏其实就有一家“良心”景区,作为5A景区,它居然是对外免费开放的,可奇怪的是,它居然不受游客热捧。

这个景区就是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名为河下古镇,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曾名北辰镇。曾是这个小镇非常繁荣,因为地处淮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也是运输关卡重地和盐业集散地。小编曾在河下古镇观光时,听说在最鼎盛时间,这个地方的私家园林就高达100多个,还诞生了巾帼英雄、大文学家等历史名人,有“进士之乡”的美称。

在这其中,最有名的历史名人之一,就是写过《西游记》的吴承恩。想必《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一部作品了吧,而小说家吴承恩的故居就位于河下古镇,因此吴承恩故居也是河下古镇最大的一个看点。那么为什么河下古镇免费,又这么有文化历史价值,却没有达到“炙手可热”的程度呢?

在小编看来,其实整座景区,除了吴承恩故居外,基本也就没有什么其它的看点了。而且景区内除了吴承恩故居、一条古街、状元府之外,其它的建筑基本都属于后期新建的,保存的不够完整。此外,在江南区域,有特色的古镇实在是太多了,想要在百花争艳的局面中别具一格,是非常具有难度的。再来,河下古镇虽然少了商业开发,让人觉得商业气息还不十分浓重,但设施太少也会让游客觉得不够有趣,最多逛一圈就走了。

景区人员称,河下古镇有六大特色:分别是文化重镇,军事重镇,盐商重镇,中医重镇,美食重镇还有佛学文化。别看现在的河下古镇并不如往昔繁荣,但它曾经确实是个繁华的消费古镇,富人特别多。有需求自然就会有供给,这也使得河下古镇成为淮扬菜的发源地,因为历代有很多食客来到这里,所以厨艺大师为了满足众多人的口味,研发了很多口味的特色菜肴,比如文楼的蟹黄汤包,文楼涨蛋,长鱼宴等。

对于多数人来说,现在的河下古镇,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不能满足他们全面的需求。不过小编觉得,这个5A景区已经是免费的了,去走走看看还是很不错的选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是这里的淮安茶馓很有名,冲着这个都可以来一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河下古镇,对这个免费的景点又有什么意见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江苏省的哪座千年古镇,被称为“进士之乡”?

江苏省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一直都是非常靠前的,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绩与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是离不开关系的。在江苏省分布有众多景点,其中古镇的分布也较为广泛,说到古镇,在我们的印象中都是古色古香、小桥流水的景象,而且现在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讲,对这种脱离城市生活的景象是无比向往的,所以每到节假日的时候,各大古镇的游客都是络绎不绝的。介绍的是江苏有座千年古镇。

它就是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街道,古镇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所以现在来到古镇是可以看到很多古老的建筑,每一处建筑都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日打,但是却丝毫不影响它的观赏价值。古镇还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地方,在这里曾经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所以古镇也被称为是“三鼎甲齐全”,同时也被称为“进士之乡”。

河下古镇更是以6大特色而享誉世界,这六大特色分别是文化重镇、军事重镇、盐商重镇、中医重镇、美食重镇、佛学文化。说这里是美食重镇,还真的是名副其实,在历史上这里商贾云集,居住的富人多,来往的行人也多。所以在镇上也就盛产了众多美食,有文楼蟹黄汤包、文楼涨蛋、宴乐的长鱼席等等,所以游客们来到这里也可以品尝到色泽味美的特色美食,而古镇也是通过这些淮安特色小吃吸引着全国的游客前往。

古镇的文化雄厚,佛学文化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古镇有一座闻思寺,在曾经的时候经历过多次洪水淹没,但是好在最后还是修复好了,寺庙周围环境清幽、鸟语花香,给寺庙增添了别样的色彩。河下古镇是淮安古城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区,在古镇中保存下来的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极具代表性的有吴承恩故居、左忠壮公祠、清真寺古文楼等等。这些建筑从外到内都能看出年代的久远,而且也能流露出古代建筑师的技艺精湛。

河下古镇作为我国的5A级景区,现在仍是免费对外开放的,而古镇也凭借六大特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

明明对外免费开放,还是国家5A景区,为何却不受游客热捧

江苏一古镇走红,人称“进士之乡”免费开放,不输大牌平遥古镇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文/旅行者启天(欢迎个人转载与分享)

对于我们国家的众多的 旅游 景区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对于景区的看法评价各有不同,有人喜欢一些小众低调的,有人喜欢知名度高评价高的,有人喜欢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有人喜欢具有 历史 文化价值的等等。现在,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座景区,保证大家看完以后都会很想去。

这个景区就是河下古镇,地处江苏省淮安市,这里也曾是我们伟大周总理的故居。这座古镇已经有2500年的 历史 ,上至春秋末年,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这里涌现出了大量的人才,也有着“三鼎甲齐全”的美称。

河下古镇靠近古运河以及萧湖,距离县府只有3千米,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这里地形平坦,没有过于多的复杂地形古镇还有着深厚的 历史 文化底蕴,明末清初,山西、陕西、福建等地的商人来到此地发展盐业,最后并在这里定居,长此以往,当地商人增多,生意兴隆,好不热闹,一片繁荣景象。河下古镇是沟通南北经济的重要地带,在这里形成的淮扬菜扬名天下,为后人所赞赏。

河下古镇还有着几大特色,集文化、军事、盐商、中医、 美食 以及佛学文化为一体,当地的 旅游 业也是紧紧朝这个方向一步步发展。这里是淮扬名菜的第一镇。在那个年代,这里富甲一方,人们有了银子就想着消费,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这里历代多食客,逐渐地就形成了淮安特色 美食 。

河下至今保存完好,整个街区都保留有明清风格,建筑、路面都是清朝特色,具有比较完整的 历史 风貌。经过当地的大力开发,河下古镇景区开发已经初具规模,具备向外宣传推广的基本条件。

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这些,河下古镇还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这也被开发成 旅游 景点,游客们可以前来参观。最为良心的一点是,虽然身为国家5A级景区,但至今仍免费开放,这对于游客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对于江苏的这一座一千年古镇河下古镇,人称“进士之乡”,免费开放,景色不输平遥古镇。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去过呢?老规矩,下方评论区等你哦。

四川一古镇“惹火”,门票免费,比凤凰古城美10倍

江苏一“惹火”古镇,距离苏州市区18公里,比乌镇更负盛名

上海一“落魄”古镇,曾人称“第一镇”,如今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

泸州一座4A级古镇,人称“四川小山城”,门票免费却鲜为人知

四川一“网红”古镇,曾获“央视”宣传,人称“中国诺亚方舟”

[img]

在拐角处遇见河下古镇

苏北淮安,一定是个人杰地灵、藏龙卧虎的地方。

淮安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历史上曾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也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乡,历史上还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人。淮安荣获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河下古镇,作为淮安的核心历史街区,于2002年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评定为首批全国三十个重点保护历史街区,由此可见河下古镇在淮安古城的核心价值所在。

古镇占地3.5平方公里,一条长长的石径小巷,北起翔宇大道,南至御码头,横跨千余米,囊括石工头、花巷和湖嘴大街三大主要巷区,穿过小镇中央。

小镇另外一条有着同样历史的巷子——估衣街,与主道垂直相接,东起城河街,往西延伸三百来米,在石工头处形成一个“金三角”的地形格局。

我相信,河下古镇的灵魂,一定是这两条纵横相连的“长短巷”,与成都的“宽窄巷”遥相呼应。

这么看来,与其说古镇,不如说古街更为贴切。

遇见河下古镇纯属偶然,最初的行程并没有古镇的计划,一大早骑单车从酒店出发,直奔周恩来故居而去,结果被导航带到里运河附近迷了路,然后在马路边狭窄的人行道上两棵小树后面,突然看到了刻在民房墙面的四个小字“古镇河下”。

生命中的许多惊喜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我相信,河下的长短巷子一定是岁月刻意留下的痕迹,让曾经错过的人再次拥有一次邂逅的机会。

网上总结河下古镇的六大特色包括文化重镇、军事重镇、盐商重镇、中医重镇、美食重镇和佛学文化。而对于一日游的过客来说,古镇可能有着更多更直观的感受。

(一)文化

毋容置疑,河下绝对是一座“足金”的文化重镇,古镇距今已有约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据记载,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素有“进士之乡”之称。镇上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河下历史上众多的文人古迹。

沈坤状元府,位于竹巷街口的状元桥附近。沈坤是淮安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与吴承恩是同窗好友。

状元桥的另一侧,也就是城河街上,倚河建着一座三层结构的魁星阁。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民间认为魁星是主宰文运之神。

吴承恩故居,一座典型的江淮风格的明代庭院式民居,主要由吴承恩故居本体、吴承恩生平陈列厅、玄奘纪念堂、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六小龄童工作室五个部分组成。

博里农民画苑,博里农民画诞生于淮安区博里镇,以描绘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乡土文化为主要特色,“中国四大农民画种”之一。

河下,自古以来一直有着对“文化”的最深沉的眷恋和执着。

(二)古民居建筑

河下古建筑的保存比较完整,基本上是明清时期风格的民居与建筑群。明清建筑以石灰、土、砖、木、石、瓦等为主要材料,明清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比较严谨工整和典雅,多使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

巷道两边很多民居的室内已经做过了一些改建,以适应日常居住的需求,但是建筑的外墙尤其是临街面的墙体,以及房顶外体,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建筑原来的模样。

河下真正的原始建筑群多集中在古镇中央尤其是长短巷一带,而景区主牌坊附近以及古镇外围一带的房屋建筑群应该有不少是后期仿建的。

石板路,雕纹木窗,砖雕,石雕,清水墙,粉白墙,青砖,黛瓦,瓦上的福禄太平,巷子里的百年老宅,无一不在以沉默的方式跟游人诉说着河下沧桑的岁月斑痕。

鲜衣怒马已成历史,河下如今只留下静静的庭院花开,长短巷里的怡然,巷子上空的闲云,和悠悠流长的里运河水。

(三)古痕迹

除了旧时民房和名人故居,在河下,尤其是长短巷里,还保留了许多的古迹,百年老店随处可见,厚重的痕迹感遍布街头巷尾。

花巷水龙局。当年的“消防队”,室内展示曾经使用的消防器材与装备。

吴鞠通中医馆。吴鞠通是一代名医,清朝温病学家,其所著《温病条辨》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许氏中医宅。

李记纸扎。非遗技艺,始创于清道光年间的百年老店,目前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花巷谢氏棉花店。

福星斋清真饭馆旧址。据说这里原是张步鳌民国初年开设的福星斋清真饭馆,当时很气派非常有名。

东方时装店。目前只剩下一面残败的破墙,旁边一位阿婆说这个时装店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曾经是这条街上的“明星店铺”、“网红打卡点”。

荏苒光阴,遥远的回忆,被一一揉进了青石木门的巷陌。

(四)美食

无论是古代,还是今时,河下在淮安美食文化传承的历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说起淮扬菜,不得不提河下镇。

淮扬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发源于扬州和淮安一带。淮扬菜原料多以江湖河鲜为主,配以顶尖的烹饪技艺,把“和、精、清、新”的饮食理念 贯彻得淋漓尽致。  

河下是淮扬名菜第一镇,历代是个消费古镇,有钱人多,吃货也多。这里代表性品种有蟹黄汤包、涨蛋、长鱼宴、玉兰片等。此外,美味的茶馓、油端子、藕粉等小吃品种也是淮安美食谱里不可忽略的经典。

文楼。一座状元楼,形成于清末,是纪念当年文武状元沈坤和叶允武的公共建筑。文楼也是一座酒楼,据说周恩来小时候经常来文楼吃汤包。

王兴懋酱园店。始建于乾隆十年,创始人以酿制酱油、陈醋而闻名淮安城。王兴懋是第四代传人,家后院有一个酿制小作坊,采用古法酿酱。

岳家茶馓。创于清代,目前已传至第九代传人。

油端子。

文楼汤包。

徐氏蟹黄汤包。

阮记祖传臭干。

钦工肉圆。淮扬菜经典菜肴。

文楼饭店(旧址)。

各种小吃。

对于河下人来说,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祖辈辈关于味蕾满足感的幸福记忆。

(五)原居民

古镇上至今还生活着大量的原居民,这是河下与国内很多古镇景区很大的区别之一。5A景区也好,历史古物也罢,小镇老百姓的生活日常好像与这一切的“抬头”毫无关联。

沿街叫卖的自家鲜果,巷道上生火的煤炉子,临街厨房里老爷子做的煎蛋,巷子里拉家常的大妈大姐,隔街对望的老闺蜜邻居的闲扯,老屋前白发苍苍相依的伴儿,白酒巷口吧嗒旱烟的大爷,木门下机灵的猫,角角落落里的烟火,都似曾相识,莫名又涌起一阵怀乡的闲愁。

走在长长又静静的巷子里,总会忍不住向两边的居民楼里张望,目光穿过裂纹斑驳的木门,心里很是好奇,屋主的祖先曾经也中过状元么?主人房里会不会挂着明清时期的字画或者刺绣?阁楼上会不会收藏着旧时的银锭或者鼻烟壶?屋后的小院子里有没有种着五百年前的老樟树?

居民也很友好,或许早已习惯了来自陌生游客的“偷窥”,似乎“历史”和“文化”对于老百姓来说,只是书本上的两个名词而已,两千年前的小镇咋样,现在还是咋样。古镇的前世今生清晰地写在了他(她)们的脸上,那是对生活的从容和淡然,对小镇自身历史文化的信仰和笃定。

(六)免费,免费,免费

重要事情说三遍。

AAAAA景点,不用任何门票,无需任何预约,河下古镇没有长长的队伍和验票口的“欢迎模式”,也没有“谢谢参观下次再来”的“欢送模式”。河下就像是一位“初次相见的老友”,随时守候来来往往的客。

里运河侧的入口处,没有大大的牌坊,没有醒目的标志,没有任何常规景区的人气,就像是乡下老家一个极不起眼的小村口。

从这个小村口走进去,不过是十几级石阶的距离,却已然跨过了几十个世纪的时空。身后是车水马龙的里运河大道,眼前是悠长安谧的小巷,古镇就这样“慵懒”地躺在那里,不动声色,大隐于市。一次不经意的举步,一只脚踏入千年前的寂静,一只脚还在喧闹的红尘。

一直以为古代和现代之间一定有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却不知道原来古今之间可以近到连一堵墙都没有。也曾经以为人心和人心之间一定有着宇宙中最贴近的柔软,却不曾想过原来人心之间还隔着一万万的光年。

开放,包容,自在,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来?

后来才知道,原来作为河下古镇景区的大门牌坊位于北面的翔宇大道边和东面的城河街口,而里运河这边就相当于景区的一个出口了,也就是古街的尽头,但还是低调得让人不敢相信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河下古街。

三公里之外,是周恩来故居。

从春秋战国到光绪,历史走了两千多年;从古镇过去周总理故居,只用一盏茶的功夫。对于年华这部电影来说,布景从未改变,改变的只是剧情和角色。

走完古镇,只消一剪下午的时光,然而要读懂古镇,也许需要一辈子的耐心。

江苏省淮安市的河下古镇经历了什么历史演变呢?

在经济不发达的中国古代,能够读得起书的人并不多,通过读书获取功名的人就更少了。但是,在江苏省淮安市却有一个非常牛的古镇,因为盛产进士而被誉为“进士之乡”。

它的名字叫河下古镇,曾用名北辰镇。河下古镇的历史非常悠久,能够追溯到2500多年前。江南烟雨孕育出的这座古镇,可谓是人才辈出,几乎每一代都有令人如雷贯耳的名人。

楚汉时期有以四面楚歌,八面埋伏之计打败项羽的韩信;唐代有写出了“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赵嘏;宋代有抗金巾帼英雄梁红玉;明代有写出了《西游记》的吴承恩;清代有朴学大师阎若璩。

河下古镇的人才不仅质量高,数量也非常高。仅在明清两代就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这其中还有状元一名、榜眼两名、探花一名,可谓是三鼎甲齐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进士之乡”。

河下古镇还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在明清时期,山西、陕西、安徽、江西、福建等省的大批商人纷纷来到淮安,投身于盐业。到乾嘉时期,这里的商业达到了鼎盛,这些商人为了联络同乡之间的感情,就在此地建了许多的会馆,产生了一大批精美的建筑物。在官僚与商人的共同努力下,河下古镇拥有了108条街巷,44座桥梁、102处园林、63座牌坊,55座祠庙。

河下古镇经历风雨的洗礼之后,别有一番韵味。现在的河下古镇依旧保留有大批精美的古建筑,其中70%的房屋来自清朝。

漫步在古镇中,随处可见江南景致。烟雨朦胧中的古镇宛如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静谧而美好。清澈的溪水从古镇中流过,充满柔情,与溪水上精致的石拱桥相映成趣。

水中的荷叶绿油油地非常显眼,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倒映在这些荷叶之间,红红绿绿的犹如花花世界一般精彩。

如今的河下古镇既有老屋的古朴,又有非常鲜明的六大特色,即文化重镇、军事重镇、盐商重镇、中医重镇、美食重镇、佛学文化。

尤其是其中的美食重镇,河下古镇是中国著名的淮扬名菜第一镇。因这里富人多,食客多,所以厨师们就想着法给他们做美味佳肴,才产生了文楼蟹黄汤包,文楼涨蛋,宴乐的长鱼席,河下篆香楼的玉兰片等美食,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现在,景区还计划将河下古镇打造成古典与现代经典对话、灯光与桨影相映成趣、文化与产业完美结合的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淮安版的“夫子庙”、“周庄”。你期待淮安版的“夫子庙”吗?

淮安哪里有好玩的景点

淮安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 周恩来纪念馆, AAAA

2, 周恩来故居, AAAA

3,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AAAA

4, 明祖陵文管处, AAAA

5, 第一山公园, AAAA

6,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 AAAA

7, 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 AAAA

8, 淮安市博物馆, AAAA

9, 淮安府署, AAAA

10, 漕运博物馆, AAAA

11, 淮安运河博物馆, AAA

12,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AAA

13,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 AAA

14, 钵池山景区, AAA

15, 清晏园, AAA

16, 吴承恩故居, AAA

17, 五岛公园, AAA

18, 涟水华夏云锦馆, AAA

19, 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风景区), AAA

20, 闵桥荷花荡景区, AAA

21, 苏北野生动物园(樱花园), AA

22, 楚秀园, AA

23, 桃花坞景区, AA

24, 勺湖公园, AA

25, 三河闸国家水利风景区, AA

26, 洪泽县湖湾景区, AA

27, 八仙台景区, AA

28, 白马湖景区, AA

29, 韩侯故里, AA

30, 淮阴八十二烈士陵园, AA

31, 洪泽县老子山风景区, AA

32, 洪泽县渔家花园, AA

景点介绍:

吴承恩故居

位于淮安河下打铜巷内,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格的建筑。两进宅院,辅以回环曲折的抱廊和竹木花卉,显得曲雅秀丽,古色古香。其中以“射阳簃书斋”举世闻名,被译成十几种文字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就在这里完成。

周恩来纪念馆

周恩来故居位于淮安驸马巷内。故居分东西两个宅院。东院为周恩来祖父的住房;西院临曲巷,现为"周恩来同志生平"陈列室,展出近200幅照片和90多件实物。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淮安城北桃花垠。纪念馆分主馆和副馆。副馆平面为"人"字形,副馆拥抱主馆、象征着周恩来永远和人民在一起。主馆有4根11米高的栋梁大柱,象征着周恩来生前多次提出要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

镇淮楼

座落于淮安城中,建于北宋建隆元年,原为镇江都统司酒楼。清乾隆年间,为取震慑淮水之意,遂更名“镇淮楼”。

镇淮楼建在高约8米的台基上,古朴雄伟。台基正中辟有拱门,旧为南北交通必经之道,号称“南北枢机”。现今镇淮楼成为人们登高揽胜的理想之地。

关天培祠

民族英雄关天培1781年出生于江苏淮安,行伍出生,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在任期间,他全力支持林则徐禁烟主张,曾在虎门海滩一次销毁鸦片237万多斤,取得了禁烟的重大胜利。1841年在抗击英军入侵虎门战斗中以身殉职,后被溢封为“忠节公”。关天培祠堂内有关天培塑像一尊,陈列着林则徐题写的挽联及关天培的生平。每年都有许多中外游客来此旅游观光。

韩侯钓台

位于淮安城西北隅的古运河东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台基呈长方形,高一丈多。韩信少时家境贫寒无以为生,常于此垂钓,卖鱼糊口。后人就于此筑台,以志纪念。钓台南侧还有乾隆御碑一方,上刻乾隆御诗,其中有“丛祠不断故乡火,冻浦犹存沉钓风”等句。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

1945年11月1日,苏皖边区政府于淮安成立,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区的人民民主联合政府。

边区政府旧址现存两个院落,占地6100平万米。保存砖木结构、古色古香的平房(其中部分房屋为两层楼房)48间,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北院26间二层楼房为原边区政府交际处办公地点,现用于边区政府史料陈列及李一氓生平陈列,展出历史照片280余幅,文物文献资料140件,全景再现了边区政府当年的历史风貌和丰功伟绩,以及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光辉战斗的一生。院内还有李一氓铜像一尊、李一氓骨灰敬酒处及李一氓亲手设计的六角亭等可供游人瞻仰。南院为四幢平房共22间,为边区政府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办公室及会议室。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位于市区古运河北岸的陈家花园,它是周恩来嗣母陈氏祖辈的府邸。1904 年秋,6岁的恩来随父母、嗣母移居清江浦(今淮安市)外祖父的万公馆,并在万府家塾馆继续读书。外祖父万青选遗留下的丰富藏书,成了恩来童年获取知识的宝库。1905年9月,因万府家塾馆办得不理想,恩来随嗣母、生母迁居到万府南面的陈家花园。嗣母请来塾师,自立家塾馆。学生一共4人:恩来和他的弟弟恩溥,还有他的两个妹妹。在这里,恩来先后读了《四书》、《五经》、《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说岳全传》、《镜花缘》等许多部古籍名著。1907年春,生母(万氏)病故,家塾馆因无力维持而关闭。恩来带着弟弟恩溥、恩寿返回老家淮安附马巷居住。

楚秀园

位于市区中心,占地面积48公顷,因古时属楚,又是淮安境幽景秀之处,故得名。楚秀园原为老清江城外的一片湖泊沼泽地。清朝曾在此训练水师。明朝武宗皇帝南巡时,曾驾小船在此捕鱼取乐,不慎落水,回京后染病,第二年身亡,故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跃龙池”典故。1958年修建为公园。园内水面开阔多变,地形起伏连绵,景色秀丽雅致,共有4大景区, 10个景点,并设有动物园,月季园和儿童乐园等专题园区,形成园中有园、景中套景的格局,令游客赏心悦目不久前,旅居台湾的淮安乡亲又捐资在园西北角重建御诗亭(俗称龙亭人),该亭六角重檐,覆以绿色流璃瓦,内置碑石,成为园内一处新景观。

清晏园 位于市区,是苏北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也是中国漕运史上唯一留存的官宦园林,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园内建有淮香堂、蕉吟馆、今来雨轩、蔷薇园、曲廊、水船楼、谦豫斋、关帝庙、叶园、荷芳书院、假山曲桥等仿古建筑与美丽景观。

命苦 大淮安最冤的一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