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出行> 旅游> 正文

描写云台山旅游散文(描写云台山旅游散文诗句)

  • 酒笙清栀酒笙清栀
  • 旅游
  • 2023-09-16 23:21:01
  • -
云台山,山水写就的诗意画廊

走进云台山红石峡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走进云台山红石峡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河南云台山是全国著名的地质公园。

几年前,学院组织教师到云台山旅游,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异乎寻常的魅力,令我痴迷,而且还收获了不曾知晓的地理知识,填补了自己的一项空白。

云台山不仅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珍稀树种,花卉也十分美丽独特,但是,最深的印象倒不是这里的植物,而是这儿美特奇极的地形地貌。眼前的云台山,原来是因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俯冲,使东亚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大陆裂谷系,因而造成了华北裂谷与太行山隆起的东亚裂谷系中最为壮观的独特地域景观。

这儿的地形地貌种类繁多,包含典型地质剖面、古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等等。它们都是在上亿年的时间磨砺中才慢慢形成的。它与庐山,黄山,云南石林并列于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单中。

进入风景区,换乘景区的巴士。巴士上的专职讲解员很可爱,微笑的面孔,柔和的眼光,流利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向大家介绍云台山的山水风光。大家被她深深地吸引了,异常嘈杂的车厢内立刻鸦雀无声,静听她的解说。人们的目光随着她的指点,一会儿向左看,是千姿百态的红石峡,全是由紫红色石英砂岩沉积于距今12亿年前的滨海地带。一会儿向右看,峻峭的云台山最高峰圣顶――茱萸峰,海拔1308米,峰顶酷似披绿的大金字塔。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登临此峰,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绝句。遗憾的是,我们只能在车上仰望茱萸峰,而没能追随古人足迹,踏千级台阶的云梯栈道,登上茱萸峰顶,去北望太行深处层峦叠嶂的巍巍群山;南望千里平原沃野,去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红石峡也称温盘峪,位于子房湖南。说到子房湖,不得不提及到相关的说传:汉代张良(字子房)在此操练过兵马。帮助刘邦成就大业后又隐退到此。故称子房湖。它夹在两山之间,长4公里,湖水面积1500亩。远远看去,墨绿的水,苍翠的山。青山对峙,山水相映,如诗如画,醉人心扉。面对浩渺的子房湖,立刻被它的博大所震撼,自我渺小之感油然而生。

走近红石峡,丹崖、绿树、碧水、飞瀑、色彩斑斓的奇观都收到了眼里。它是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伟、险俊、奇幽诸美于一体,被风景园林专家称赞为“自然山水精品廊”。整个峡谷的颜色不同于以往在云南石林,湖北三峡所见的褐色岩石,它是紫红色的。紫红色石英砂岩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仔细观察那层层叠加的红色岩石,岩石间的缝隙犹如水平线似的平直,有些岩石因海水的侵蚀刻下的各种波痕和浪痕,清晰可见。当我用手触摸被“水”这位伟大的雕塑师镌刻出万般姿态,千种风情的岩石时,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层层岩石构成的一页页可以翻阅的远古海洋的史书中。

顺着栈道进入红色岩石陡立的峡谷,发现两侧岩石无比亲近。其峡谷最窄之处不到5米,最宽处也不过20多米。Z字型迂回前进,抬头望见的是一线天,低头看到的是亘古流淌的`蜿蜒碧水。

下到谷底,有一精致玲珑的红石小桥,长约十几米,桥面很窄,仅供两人并行。桥面下有两个拱形桥洞,碧绿的泉水穿过桥洞流直而下,形成了两股瀑布,它颇具卓而不凡的特色,是令人称绝的放大的典型的盆景景观。

越过小桥,沿着曲径通幽的泉水逆行跋涉。拐过S弯的溪流,“疑似银河落九天”的瀑布像似从天外飞来,突然竖立在我们的眼前。亘古坠落的泉水冲击岩石,震动山谷,轰鸣声在群山中回荡,震耳的脆响与心跳共鸣。

虽是随了团队一起旅游,但人在自然美景中总是忘情地流连,成了单身孤影的游客。再说有了游伴总是会分心的,不免会错过一些用心,错过感受从峡谷,山林里吹度过来还带着一股幽远的野香,连着泉水溪流蒸发的水气,摩挲自己的肌肤。还会错过用心的触摸,无法感知如此美景的鲜活,无法敞开心扉与它相拥,也许会有太多的错过。于是安心于只身倘佯在自然的怀抱中,像个孩子扑在母亲的怀里,尽情地感受无忧的愉快和幸福,也是体验一种灵魂的愉快,忘却了肉体疲倦的愉快。

该挥手作别红石峡了,回首望去,晚霞映衬的红石峡更为壮美,难舍难分,几步流连……

[img]

云台记游散文

久闻云台多美景,于是在一个夏初的双休日,我们一家四口开始向云台山进发。

云台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几十亿年来,沧海变桑田,各种地质运动如一双神奇之手,今日一捏,明日一踹,最后幻化成了云台山双崖对峙的峡谷群和各种动态的瀑、泉、溪、潭,共同构成了“云台地貌”景观。云台山有三大主要景点:泉瀑峡,那里有华夏第一大高瀑——云台天瀑;红石峡温盘峪,崖壁通体的赤红色,有着难得一见的地质地貌,被誉为“中原第一景”; 潭瀑峡,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飞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观,故得雅号“潭瀑川”。此外还有茱萸峰,海拔1308米,是云台山的最高峰。一般需两日才能游完……

听着导游的介绍,我的心里迫不及待,跃跃欲试,欲用美景悦双目,欲用美景濯我心。作为一个半真半假的文人,我更想先走进红石峡,看自然奇观,与历史对话,感受千年的沧桑。所以,我们首选了红石峡。

来到红石峡。我的第一感受是人太多了,排了长长的队进入谷口,我以为人群会分散。可是我的第二个感受紧接着就来了,路太窄了,只有一条单行道,人群紧簇,你碰我撞,别说分散了,走都是一小步一小步的。然后,我的第三个感受是,我们一家太弱了,闺女太娇气,儿子太小,一个让背,一个让抱,一会儿吵着热,一会儿嚷着累。我和老公忙于照顾孩子,哪里还顾得上赏什么美景,研究什么历史呀。就算到了比较宽阔的地方,也是忙着喘口气,一会儿还要被人流裹挟着往前走呢。

太阳也来凑热闹,毒辣得很,挤在人群中,扛着小肉墩,我感觉自己要中暑了一样,于是催促着老公机械的走完全程。我从来没有在山水之间沮丧过,这次不但沮丧了,而且十分沮丧;我从来没有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望过什么,可是这次盼望了,而且十分盼望。我盼望什么呢?我盼望下一刻下一秒就能看到“出口”这两个字。

终于,酷刑结束了,我们一家走出了红石峡,除了一身的汗水和从身到心的疲惫,什么也没收获。有人说,人越多的地方,越是发现不了风景。此言甚是,在人多的地方,我们把自己都弄丢了,哪里能看到美呢?人呀人,自作聪明的人,你以为称自己是自然之子你就是了?你以为想拥抱自然你就抱了?扎堆儿,跟风,盲目,愚蠢啊。

王荆公在游褒禅山时曾入一洞,洞深,有人担心“不出,火且尽”,随之而出,之后王荆公甚是后悔,感叹自己怎么就跟着别人出来了呢。盲从没有让他极尽游玩的乐趣,今日我犯的错误除了盲从还有盲目呀。

我一边暗自感叹,一边带着孩子迅速回到旅馆。

俩孩子早早睡了,我和老公开始了一天的总结和反思。我们犯的最重要的错误就是太盲目,没有做到知己知彼。首先,仅仅是道听途说,没有多方了解云台山的特点及人流情况,没有做到知彼;然后是忽略了两个孩子的体力状况及爱好,没有做到知己,导致大人小孩陷入疲惫泥潭。怎么办,出来一趟不容易,不能就这么继续下去。于是,我和老公通过手机展开了对云台山的调查研究,幸而,其他两处皆是正常风景区,不用担心人流问题。对于孩子们,我们决定引导诱惑为主,多讲故事多鼓励;补充能量为辅,买一些好吃的让他们及时补充体力。战略到位,安排科学,终于我又对第二天的旅程充满希望了。

其实第一天红峡谷之游哪里称得上旅游呢,不过是大自然给了我们一点点教训而已,真正的旅游是在第二天。

有了第一天的战略研究,果然,第二天,我终于感受到了云台之美。泉瀑峡,顾名思义,以泉和瀑闻名。泉若流动的绿绸,让你想伸手轻触,于是寻一处石阶,与泉水嬉戏,水清凉而柔腻,舒爽透过毛孔传进心底。等你告别它重觅美景,它又若欢快的精灵,在转角处撞进你的眼里。瀑若调皮的孩子,有的藏在奇石之后,在猝不及防中喷了你一头一脸;有的早早就发出警告声,喧示着自己是此处的主人,等你小心的转过拐角,它又变成端庄的女子,顺着崖缝展示着自己的身姿。

除了泉和瀑,一路相伴最让孩子们喜欢的,还有各形各色的花草,它们或在崖脚路边轻拉你的裤角,或在陡壁半山与你遥遥相望,红橙黄紫皆有,高矮肥瘦尽现,若一个又一个乡村秀女,或羞涩,或大胆,或朴质,或绚烂,愉悦着你的双目,馨香着你的鼻端。

走到云台天瀑的时候,已是中午,孩子们有点累了,但很快被天瀑吸引。不愧是中华第一瀑,仰视,水若从云端倾泻,激在岩石之上四散又重聚,在中间又依山势分为几股,形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观。我想,若是李白在此,定会赋出新诗,传唱千古,可惜我没有李白之才,无法为天瀑锦上添花呀。

瀑水聚拢成一潭,深幽清寒,夏日至此,暑意顿消。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其实让我感到不虚此行的,并非仅仅是山水,还有我们遇到的人。对,你没听错,还是人。虽然说人多的地方发现不了风景,可是若是没了人,风景也会显得单薄的`。正像茅盾在《风景谈》中所说,沙漠中的驼队,荒坡晚归的农人,窑洞并肩的青年,都给风景赋予了灵魂。我遇到的两组人,正是给我的这次旅程加深了印象,从而又变得完美了。

两组人,一组是母子。儿子四十多岁,头发有点谢了,身板看着还行,不算壮实,但也不羸弱。母亲似乎有七八十岁,发已白完,身材瘦小,颤颤微微,被儿子牵着,仿佛两人的关系倒置了。儿子牵着母亲,好像牵着自己的孩子。他们就在我们的前面,也是走走歇歇。虽处峡谷之中,也是有高有低,遇有陡坡处,我以为他们会放弃前行,可是他们却一直走在我们前面。在阶梯的拐角处,地方很狭窄,宝宝拉拉我说:“老奶奶让叔叔抱着了,我也要抱。”我抬头一看,那母亲搂着儿子的脖子,躺在儿子怀里,那个姿势,竟然是公主抱。我的眼睛一下湿润了,男人们小时在母亲怀里,成亲了抱自己的老婆,之后抱自己的儿女,能把母亲当公主一样抱着的,不多呀。我看老人有些乏力的样子,就走过去问要不要帮忙,儿子摇摇头说:“没事,我妈不重。”是啊,看那母亲浑身没有几两肉的样子,确实应该不重。而从他们母子的年龄来看,儿子应该是老生子,他的上边应该还有哥哥姐姐,母亲丰满的肉体和充盈的骨血,应该还是赠予了他的儿女吧。“宝宝你看,这位叔叔抱的是他的妈妈,有一天你的妈妈也会是这样的,腰弯了,走不动路了。”宝宝仰着小脸一脸不解:“真的吗,妈妈不要怕哦,我长大了,也会抱着妈妈的。”我亲了亲宝宝的小脸:“宝宝真棒。”

第二组人是下午在潭瀑峡遇到的。潭瀑峡自然以潭和瀑为主,小潭清浅,大潭幽深,潭瀑相映成趣,也堪称美景。这组人可算是一个大家庭。一个老人,坐在轮椅上,轮椅不知经过了什么改造,有一个遮阳伞,正好帮老人挡住毒辣的太阳。他的周围五六个年轻人,个个人高马大的,穿得好像还有点非主流。我心说,这可是一个奇怪的组合,于是就留上了心。轮椅自然是不方便的,我看着几个年轻人抬着轮椅上台阶,当然他们选择的是台阶不多的路,中间夹着斜坡,能推轮椅。还有年轻人给老人讲解景点知识,帮老人拍照,有一个看着像专门负责喂水的,时不时让老人喝一口。我越看越好奇,就在他们歇息的中间问老人:“老人家,这都是您的什么人呀?”老人咧着嘴儿笑:“这些可都是好孩子,那个,是我外孙,知道我一直想出来看看山水,就约了他的朋友把我弄过来了。”我重新打量几个年轻人,看着都挺桀骜不驯的样子,平时可都是我要躲着走的人,这会儿已经和我儿子嘻嘻哈哈玩上了,逗得儿子哈哈的笑着。看来我平日是带了有色眼镜呀。

我和老公一边感叹着,一边往前走,都感觉收获满满的,心里流淌着一股暖流,久久不能散去。

两天转眼就过,正在我们感叹着不能尽游云台山,把美景看遍之际,我的手机收到一条信息,因学生需在工作日到派出所统一办理身份证,上课时间推迟到周二。惊喜呀惊喜,我和老公眼神交流之际已经明白了对方心意,再留一天。

一夜修整之后,我和老公相携去攀茱萸峰,两个孩子留在旅店休息。自从两个孩子出生后,我和老公就很少享受二人世界了,就把这次登山当成一次约会吧,老公拉着我,一起向茱萸峰出发。

果然不愧是云台山的最高峰啊,这山路又陡又长。别看我长着一米七的个子,两条大长腿,其实我怂着呢,还没上到一半,我就走不动了。任老公三催四请,先拉后拽,我就是坐着不动弹。老公没办法,只好陪着我在那歇着。正在这时,斜坡下传来一阵喧哗,听那样子,好像谁摔倒了。我跑到坡前往下看,一群人正往上走,像是一个老年旅游团,年龄大约五六十岁的居多,中间一个男子竟然拄着拐杖,是真正的拐杖,不是累了的时候随便折过来的树枝,看样子他腿脚有问题,一颠一颠的。他一边走着一边哈哈大笑,老伙计,吓坏了吧,我没事,就是滑了一下,谢谢各位了啊。

一旁的老头老太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大兄弟,真佩服你呀,走到这里,一会儿都没停呢。老哥哥,要不喝点水歇歇,来来,你那包让我背着。一群人说说笑笑从我身边过去了。老公看着我说:“脸红不?”先我还没觉得怎么着,他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脸发烫了。走吧走吧,我不就歇口气么。我捶了老公一下,快步向上奔去,很快,我就超过了那群老年人。之后,我又有几次懈怠之意,但每当我想停下脚步的时候,那个跛大叔的形象就出现在我眼前。就这样,我爬到了最顶峰 。

极目望去,远处山峰隐约在雾气中闪现,清风吹过,雾气流动,恍若仙境,忽而松涛声起,仿若天马奔腾,震人心魄。我忽然怀疑弼马温孙猴子是不是在某个地方藏着,或许在瞧着我们这些凡人撇着他的猴嘴呢。因为我们起的早,此刻,才是太阳将出,一缕红霞仿若绸缎漂浮在天边,山色渐渐变亮,先赤后紫,然后紫色慢慢消淡,仿佛动态的水墨画在我眼前铺开。

杜甫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今日我凌了绝顶,虽未觉出众山小的妙趣,却悟出了人比山高的道理,王荆公又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可至也。”何为有志者?他,他们吧,或者也包括现在的我呢。

我拉着老公的手向山下行去,旅馆还有两个孩子呢,吃过饭,重新出发,或许还有更美的风景等着我们呢。

在云台山几大景点之间转换时,可乘大巴,也可乘观光车。我和两个孩子最喜欢坐观光车,喜欢任风从耳旁掠过,喜欢看路旁的山水花草像电视镜头一样出现又退去,喜欢迎接某处突然飘入鼻端的花香。但是这些并不是我们最喜欢的,我们最喜欢的是听车上南腔北调的游客互相交谈,偶有一人起头,便有乱七八糟引发笑点的歌声响起。更妙的是当对面一辆观光车到来之际,大家齐声大喝:嗨。对面车辆的人也是一样,似乎是在打招呼,又似乎是在比赛,看看哪辆车的人喊的响。喊过之后,大人们哈哈笑着,小孩子也兴奋得很,然后又互相提醒着,又来车了,又来车了,喊大声点啊,于是新的一轮招呼又开始了。此时,谁能分清大家是从五湖四海而来的陌生人呢,那种欢快容洽让人感觉仿佛这就是一个血脉相连的大家庭,连一向腼腆的小儿子也慢慢参与进去了呢。

最终,我们在愉悦中结束了这次旅程,之后我们又多次外出,投入山水的怀抱。后来我想,我如此热衷于山水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读过很多的山水诗,也经常给学生讲山水田园的诗人。我明白文人雅士流连于山水之间,一部分是因为山可以让人仰望其巍峨,在感叹造物主之伟大的同时更加奋然前行;水可以让人亲近其灵动,在吟诵着“逝者如斯夫”的诗句时懂得珍惜。在更多的时候,人们什么也不想,只想依偎在自然的怀抱中,让自然的纯粹洗涤装满浊气的胸怀,甩去疲惫、惆怅、哀怨、痛苦。收获轻松愉悦。而我,除了这些,更爱上了山水之间流淌的故事。

云台山 山水似梦

云台山印象散文

说起云台山,人们可能会马上联想到云雾缭绕,恍若仙境的画面。可是,此次云台山给我的印象并不是它的云雾,而是雄奇灵动的大峡谷。

我们进入河南焦作修武县不久,就看见北面平地上突然耸出几座峭拔的山峰,黑云似的遮住了北方的天空,确实让人感觉很惊奇。当时我就想:“这座山一定很难可攀登。”可是,下面的经历让我改变了想法,因为我们根本不是去登山。

第一天,我们游览的是小寨沟。进了山门,再进入山群里,我更是惊奇地叫了一声:“咦!”这里的山和我原来见到的山绝不一样。如果说泰山给人的印象是博大,那么云台山给人的印象便是峭拔;如果说喜马拉拉雅给人的印象是敬畏,那么而对于云台山,你只能说“可爱、莹润”。原先看中国古人的山水画,总觉得不写实,太夸张。可是如果你到了云台山,你就会发现,原来真有这么峻拔、灵秀的山峰。它们并没有山坡,而是在一处直直地突然耸起来,山壁几乎是垂直的,只是到了顶峰,才变幻出各种姿态,或如驼首,或如利剑,更或者就是掩口而羞的少女……每座山峰都被绿树掩盖着,再加上缭绕的白云,滋滋润润的,犹如几只春笋,当时,我的脑海里马上跳出一个词:青翠欲滴。

汽车绕山路转来转去,时而缓缓爬坡,时而疾驰而下,在女士们多次惊呼后,我们才来到了小寨沟。小寨沟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水。刚进入山峡,就看到雪白的瀑布飞冲而下,跌入深深的潭里,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我们以为这应该是最美的景点了,就忙着拍照留念。可是我们错了,最美的风景还在后面。

我们顺着地势,在急流瀑布边不断可向上攀援,这急流在两座山峰间不断地变幻姿态,有时它是直挂的瀑布,飞流而下,溅起一潭雪白的泡沫;有时它是连续的几个斜坡,水流跌一下,跌一下,再跌一下……在巨石之间哗哗地流淌;有时,它是一段清澈的溪流或者碧绿的深潭,成群的小鱼在水里游动,时而像迁徙的侯鸟,向一个方向游动,时而又像小旋风一样打起旋来。还有一些静静地游,它们没有人遇到巨瀑时的惊惧,也没有人看到清泉时的欣喜,只是静静地游着,游着…… 最让人觉得灵动的,是峡边的一种小蜻蜓,宝蓝色的双翼,闪着青金石的光,在野花绿树间伶俐地飞来飞去,逗引着想捉它们的姑娘们,孩子们……

在水流的缓处,清澈的水流中的巨石上,几个大胆的女孩,坐在那儿休息,两壁石崖上的泉水,从崖壁的孔隙中洒下来,变成水雾洒在她们的长发上,柔唇上,粉红的脸脥上,滋滋润润的。她们用白皙纤细的手指,慢慢地理着自己的秀发,那优美的姿态,会牵动多少青年男子的心啊!她们是在看风景,殊不知她们是风景中最动人的一部分!

最妙的是在峡谷的`尽头,三面环着高耸的山峰,而在顶峰上却有一股细瀑飞下来,先是水帘,继之水珠,在半山腰处便化作水雾,随风飘散,像江濛濛春雨。我想,这也许就是云台山多雾的原因吧?

如果说小寨沟的特色在于水,秀美灵动,那么红石峡的特色便是它的崖壁,雄奇峻拔。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来到红石峡。刚进入峡口,便惊呆了。我们脚下的路在在崖壁半腰开凿出来的小道。向下看,是万丈深渊,只在极深的地方,隐隐听到水声;向上看是千仞绝壁,两峰之间只有丈许的天空。人们都胆怯地向里边的崖壁靠拢,只有几个几个大胆的年轻人,偶尔探头看一下,就赶忙缩回头来,口中直嚷:“哎呀,真深!哎呀,真可怕!”而这崖壁,一律是紫红色。上面怪石突兀而起,有的似欲飞的苍鹰,有的像探首归海的老龟,还有的像一座大厦,盖住了半个峡谷……

向里走,崖壁更陡峭了。导游小姐说:有缘人可在这段崖壁上看到半个观音像。我没看到观音,却看到了文殊菩萨。因为壁上有很多像象鼻似的石头,一节一节,微微突起。由大象的鼻子向两旁看去,便看到站立的半身佛像,有脚,有腿,甚至有腰间的裙褶,然而向上看,就看不到佛首了。有正面站着的,有侧立的,还有的把丰腴的手掌也显现出来了。我想:“菩萨为什么只向信众显现部分神体呢?也许这就是民间所说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吧,或者是像观音那样有七十二变相,只现半身才能更显得神秘吧!”

红石崖也有一个瀑布群,先是巨大的悬瀑,轰轰作响,冲击而下。可下面不是深潭,而是平平的岩石,因此激起几丈高的水花,在半空飘飞,那扬扬洒洒的姿态,绝不像细雨,而更像随风飞舞的雪花,柳絮……在阳光下亮晶晶的。姑娘们赶忙撑起伞,惊叫着,蹒跚而急促地走过去。然后又惊喜地回头打量这巨大的悬瀑。再向里便是各种形态的小瀑,有的从山顶弯曲而下,泠泠作响,有的在壁上的翠树青苔间时隐时现,更有趣的是在壁上的小洞也里,喷出几股小泉,就像几个调皮的小男孩,站成一排,正向下撒尿呢。过了瘦身石,便到了景点的尽头,可是峡谷并没有到头,只是更狭窄,更陡峭,像一刀劈下去的深隙,没办法前行了。

其间,我们也去了猕猴谷,有几只小猴子在石上、枝间游戏,也颇有趣。

云台山游记散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云台山游记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利用十一长假里,我们全家一起到云台山游玩。早就听说过云台山风景独特,是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是国家自然遗产保护区和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这样一个集特色风景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自然让人向往。能够到那里去旅游,我心里当然是非常高兴。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总面积240平方公里,主要有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青龙峡、峰林峡等景点,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为避开人流高峰,我们9月30日就随团出发了,坐了6个小时的大巴,上午11点来到云台风景区,车在景区门前停下,大家草草吃了点饭,就开始进入景区向红石峡进发。

红石峡又称温盘峪,因遍布红石而得名,为华夏第一奇峡。此景区集秀、幽、雄、险于一身,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这里外旷内幽,奇景深藏,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的一个巨大盆景,又似名山大川的浓缩,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画廊”

进入峡谷,崖壁通体的赤红色,故称“红石峡”。真是人在绝壁上行走,水在峡谷中奔流。谷里“白龙潭”、“黄龙潭”、“青龙潭”、“黑龙潭”、“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汇成“九龙溪”。还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双狮汲水”、“孔雀开屏”、“棋盘山”等景观。谷口南端有一狭窄的峡谷称为“一线天”,下面是瀑高50余米的白龙瀑布。

明代怀庆知府徐以贞曾写诗“何年鬼斧劈层崖,鸟翼飞来一线开。斜阳在山归意懒,不堪回首重徘徊。”来赞扬景区雄险之美。

出了红石峡,坐景区大巴到下一个泉瀑峡时太阳就快落山了。夕阳的余晖洒满了泉瀑峡,只见这里山雄水秀,峰高瀑急,单级落差314米的华夏第一高瀑“云台天瀑”就位于泉瀑峡的尽头。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往上攀登等到“云台天瀑”前,看到的是它上吻蓝天,下蹈石坪,宛若银河飞落,恰似擎天玉柱,蔚为壮观。

泉瀑峡山势高峻挺拔,水流急湍深邃。沿峡谷逆水而上,多孔泉、私语泉、幽潭、吟龙瀑等景观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只是黄昏降临,我们只得随最后一批下山的'游人匆匆忙忙往回赶。

第二天一早,我们随第一批游客进入云台山景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子房湖。湖面波光潋滟,湖水清澈幽静,湖周峰峦起伏。

接着进入猕猴谷,谷内有多个野生太行猕猴种群,猕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善于攀援,喜欢跳跃,行动敏捷,形体俊美,模仿性强。谷内群峰竞秀,依山傍水,游人在这里享受优美山水风光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有个别游人就拿食物挑逗玩耍它。

第三站是看潭瀑峡。这里称华夏第一秀水,又名小寨沟,是云台山峡谷极品的主要代表,谷内风光怡人,宛若江南。“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瀑一潭”是潭瀑峡秀美风光的真实写照。在这里,我欣赏到耳鬓厮磨、窃窃私语的情人瀑;四季长流、珠帘高挂的水帘洞;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丰收图;还有龙凤呈祥的龙凤壁;宛如仙子的蝴蝶石;石砚磨穿的洗砚池。经专家考证,潭瀑峡内 的不老泉集太行夏雨冬雪,渗漏流动50余公里,是不可多得的优质矿泉水。

在去茱萸峰的路上,我们坐车游览了叠彩洞。此洞是当地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从1977年至1987年,历时十年战天斗地的杰作。它由大小19个洞组成,隧洞全长4831米,上下落差912米,洞内均为180度的转弯,车辆在此每行走百米,海拔平均上升5米。首尾相连,曲洞连环,形成了一道奇异诱人、耐人寻味的独特风景线。

上午11点,为了爬上万善寺和最高峰茱萸峰,我们先吃完携带的食物增加能量,又喝足水。相互搀扶,走走歇歇,向上奋力攀登,半个小时的光景先登上万山寺,个个都累得气喘吁吁。

万善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当年选择云台山建寺,有位居四方中央、土生万物、万法归宗之意。四百多年来,经过历朝历代,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几次扩建翻修,此寺才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山以寺灵,寺以山名,此寺常年香火不断。

茱萸峰是历代文人墨客、僧道修行的圣地,药王孙思邈也曾在此处采药炼丹。这里有千年名树红豆杉、五角枫树,森林覆盖率高达93%,有“天然氧吧”之美誉。我们脚踏千阶云梯栈道,手扶挂满金锁红布的铁链,走走停停,终于登上了海拔1308米的茱萸顶峰。

放眼望去,但见群山连绵,峰涌云动,天高雾绕,空旷辽阔。唐代诗人王维曾登临此峰,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绝唱。

游完景区,我们在山下美食了一顿陕西的羊肉泡馍,那真是味美。云台山之游不虚此行!

云台山景点介绍 云台山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