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请问广济桥的特点是什么(广济桥为什么晚上断开)

广济桥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是我国桥梁史上的首例也是唯一的一例。
广济桥桥墩上建有形式各异的廿四对亭台楼阁,还有两头铁牛分东西镇水,兼做经商店铺,所以就有了“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美称。
广济桥最有特色的结构就是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广济桥的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
广济桥 起闭式桥梁,两端是二十个桥墩,中间是二十几只船串起来的浮桥。且各个桥墩都有亭台楼阁。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是我国古桥的孤例,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梁舟结合的格局,使广济桥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点 第一、"十八梭船廿四洲"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

广济桥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是我国桥梁史上的首例也是唯一的一例。

广济桥桥墩上建有形式各异的廿四对亭台楼阁,还有两头铁牛分东西镇水,兼做经商店铺,所以就有了“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美称。

广济桥最有特色的结构就是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广济桥的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

广济桥

梁舟结合的格局,使广济桥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点
第一、"十八梭船廿四洲"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其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这简直是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线。清乾隆间有诗赞道:"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湘桥春涨"因而列"潮州八景"之首。从结构上说,梁舟结合,实开世界上启闭式桥梁之先河。启闭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航、排洪,正如《粤囊》记载:"潮州东门外济川桥……晨夕两开,以通舟棋。"而每当韩江发洪水,又可解开浮桥,让汹涌澎湃的洪流倾泻。还有关卡的作用,"郡县以广济桥为盐船所必经,乃始榷取盐税"。后来,上级甚至派人与潮州府共管,方志有载:"清雍正三年(1725),由盐运同驻潮州与知府分管桥务,东岸属运同掣放引盐,西岸属潮州府稽查关税。"
第二、"廿四楼台廿四样"
广济桥草创阶段,便有筑亭、"覆华屋"于桥墩上的举措,并冠以"冰壶"、"玉鉴"等美称。明宣德年间,知府王源除了在500多米长的桥上建造百二十六间亭屋之外,还在各个桥墩上修筑楼台,并分别以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云衢、冰壶、小蓬莱、凤麟洲、摘星、凌波、飞虹、观滟、浥翠、澄鉴、升仙、仰韩为名。至此,桥楼之设,乃造其极。诚如明代李龄在《广济赋》中所云:"方文一楼、十丈一阁,华税彤撩,雕榜金桷,曲栏横槛,丹漆黝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古代岭南风雨桥是常见的,但规模如此之大,形式如此之多,装饰如此之美,确实是世罕其匹。
第三、"一里长桥一里市"
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清明上河图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成为热闹非凡的桥市。天刚破晓,江雾尚未散尽,桥上已是"人语乱鱼床"了。待到晨曦初露,店铺竞先开启,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风招展,登桥者抱布贸丝,问卦占卜,摩肩接踵,车水马龙,正如李龄《广济桥赋》所描写的:'诺夫殷雷动地,轮蹄轰也;怒风搏浪,行人声也;浮云翳日,扬沙尘也;向遏行云,声报林木,游人歌而驿客吟也;凤啸高冈,龙吟瘴海,士女嬉而萧鼓鸣也;楼台动摇,云影散乱,冲风起而波浪惊也……"活脱脱地就像一幅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无怪乎,游客会闹出了"到了湘桥问湘桥" 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