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台湾岛风光掠影(2)台北101大楼(台北101大厦结构分析)

       根据资料:台北101大楼于 1999年7月21日开工,2003年10月17日竣工,楼高508米,地上101层,地下5层,为当时世界第一高楼。2010年1月4日阿联酋迪拜的哈法利塔建成(楼高828米,162层),台北101大楼退居世界第二高楼。

       101大楼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盆地台北市信义区,集办公、观景和购物中心于一体,是台北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台北市中心的制高点。大楼由台湾著名建筑师李祖原及团队所设计,分为地上101层和地下5层。其中B1至4楼共有5层楼的购物中心,86至88楼为观景餐厅,89楼为室内观景层,91楼为室外观景台,是观赏台北夜景的最佳地点。这里拥有许多精品旗舰店,如BALLY、LV、Prada、Cartier、DIOR等等,是购物狂们的最爱。这里还是美食的天堂,聚集着代官山居食屋、晶汤匙泰式料理、随意鸟地方、九如浙江美食、川滇食尚等各国风味餐厅。同时,不定期举行诸如珍奇瑰宝等展示。

       大楼采用日本东芝公司制造的两台全世界最快的电梯,能够在37秒内从5楼上升至89楼的室内观景台,电梯攀升的速度为每分钟1010米,电梯的长度也是世界第一。

       在大楼的88至92层挂置着一个重达660吨的巨大钢球,这是为应对高空强风以及台风吹拂造成大楼摇晃而设置的“调谐质块阻尼器”。大钢球会吸收大楼的振动,再将能量传递、发散到下方的弹簧系统,平衡风力和地震造成大楼的摆荡,一定程度减少地震危害。这也是当时全球最大、唯一开放可供游客观赏的阻尼器。

        2015年4月初的一天,我们从野柳地质公园出来,上午11时到达101大楼。

       101大楼主体全景   这是一张接片,因拍摄点靠大楼太近,后面就是道路和车流,镜头从楼顶往下至楼底一张张拍摄,因此拍摄以及接片下来变形较大。

       我们稍作排队,11:13从B1层进入大楼电梯;感受了最快电梯的运行速度:从B1层至89层室内观景台共用39秒(返回地面时,从88层往下至B1层用了43秒)。电梯运行速度很快,十分平稳。下行之所以比上行稍慢,是因为即将落地时放缓了速度,使电梯着陆安全稳定。

       在电梯内没有拍摄图片,仅是录像,这里用视频截图显示电梯速度与进程

       到达89楼后,步行上91楼的室外观光平台(视频截图)

       平台之上,矗立着大楼的其余楼层,透过观光台的安全栅栏,可以远眺台北市远景,也可通过架设在观景台的望远镜向远处瞭望(视频截图)

       透过安全栅栏向下看,雾气遮挡视线,照片简单处理去雾后的效果

       在户外观景平台,回头仰望91层以上的101大楼其余楼层

       返回到89层的室内观景层,隔着落地玻璃观看台北的城市面貌以及建筑景观。如果是晚间上来,还可观看外面的灯火阑珊夜景。

       这是在89层室内观景层隔着玻璃拍摄的台北城市面貌及建筑景观(调适过)

       遗憾的是,还没有从其他角度拍摄,团队集合时间又到,呼我下楼......

       下行至88层,观看了全球最大的风阻尼器,就是它的作用,保持了101大楼在大风中的平衡。      

       穿过珊瑚馆,经过一段商业区域,匆忙排队集体乘坐下行电梯,12:06离开大楼。

       大楼B1层,巨大的屏幕墙

       为了让观光者留下自己与101大楼的合影,大楼经营者已为你拍摄好个人像,并生成与大楼的合影图片,在大楼屏幕墙上滚动播放。如你需要这张照片留作纪念,你可以在出门前付费冲印取走。

       我们的游程仅仅是乘坐快速电梯、室内外观景台游览、参观巨型阻尼器和珊瑚馆,对大楼的其他方面没有游览。因此仅有大楼主体、观景台、巨型阻尼器以及外景的部分图片。

       几天后,我们返程来到台北孙中山纪念堂广场,这里可以一览101大楼全貌。但当天阴雨绵绵,天空阴霾,时而有云雾,101大楼一阵阵被笼罩在雨雾之中。

                                                                                                      2015年6月

·本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