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关于国人为国家争气的故事100字(为祖国争气的故事建简写l)

  • 小小小聊生活小小小聊生活
  • 影视
  • 2023-09-29 09:48:02
  • -

关于国人为国家争气的故事有:

1、刘翔:

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以12秒91的成绩追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冠。 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保持13年的世界纪录夺冠。

200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冠军。2012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10米栏,以12秒87的成绩夺冠。

2、郭晶晶:

1996年,郭晶晶首次参加奥运会。2004年,郭晶晶在雅典奥运会获得女子单人3米板与女子双人3米板两枚金牌,这让她成为中国跳水的领军人物。郭晶晶参加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获得女子单人三米板冠军,并与吴敏霞搭档获得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被誉为“跳水女皇”。

3、丁宁:

1996年开始练习乒乓球,2003年进入国家青年队,2005年进入国家一队。2009年,丁宁获得职业生涯首个世界冠军,跻身主力层。

2011年5月,丁宁获得鹿特丹世乒赛女单冠军,国乒历史上第13位吉·盖斯特杯得主。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女单亚军、女团冠军。2015年5月,丁宁获得苏州世乒赛女单冠军。

4、邓亚萍: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夺得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复制了四年前的奇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

5、孙杨:

孙杨是亚洲唯一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奥运会及世锦赛金牌得主,亚洲唯一一位获得世锦赛MVP的游泳运动员。2015年,孙杨成为继菲尔普斯之后历史上第二位蝉联世锦赛MVP的男子游泳运动员。

1、刘翔:

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以12秒91的成绩追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冠。 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保持13年的世界纪录夺冠。

200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冠军。2012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10米栏,以12秒87的成绩夺冠。

2、郭晶晶:

1996年,郭晶晶首次参加奥运会。2004年,郭晶晶在雅典奥运会获得女子单人3米板与女子双人3米板两枚金牌,这让她成为中国跳水的领军人物。郭晶晶参加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获得女子单人三米板冠军,并与吴敏霞搭档获得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被誉为“跳水女皇”。

3、丁宁:

1996年开始练习乒乓球,2003年进入国家青年队,2005年进入国家一队。2009年,丁宁获得职业生涯首个世界冠军,跻身主力层。

2011年5月,丁宁获得鹿特丹世乒赛女单冠军,国乒历史上第13位吉·盖斯特杯得主。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女单亚军、女团冠军。2015年5月,丁宁获得苏州世乒赛女单冠军。

4、杨利伟:

2003年07月,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时为中校军衔。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0月15日,晋升上校军衔。10月16日,杨利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5、黄纬禄:

黄纬禄长期从事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工作,他成功的领导中国第一发固体潜地战略导弹的研制。他提出“一弹两用”设想,将潜地导弹搬上岸。

研制成功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武器系统,这两个型号的研制成功,为中国固体战略导弹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探索出中国固体火箭的研制规律,填补了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空白。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28岁在比利留学时,有一个实验叫青蛙卵的外膜剥掉,做成功了,是为国人争气的人。 许海峰在奥运会的首金,打破了金牌是零的尴尬,是一种突破,也是为国家争气的表现。

童第周是我国的生物学家。他28岁在比利时留学时,被外国人看不起。在做一种给蜻蛙卵的外膜剥掉的实验,非常难做,他就一遍一遍地做,失败了再做,最后终于成功了,有位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也为中国人争了气。

相关课文《一定要争气》

《一定要争气》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6课的课文。

该课文讲述了童第周青少年时期立志为自己、为祖国争气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表现了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启发人们只有不畏困难,立下志向,并做出艰苦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扩展资料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出生在浙江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儿书。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

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学生在国外被同学瞧不起。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需要把青蛙的卵的外膜剥掉。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耐心和细心。教授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

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一定能办到。”

1、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2、詹天佑: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3、童第周:童第周与美籍华裔科学家牛满江合作,探讨鲫鱼和鲤鱼的信息核糖核酸对金鱼尾鳍的影响。结果证明,这种核糖核酸能诱导金鱼尾鳍的双尾变成单尾等。从而开拓了在发育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中一个非常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研究领域。

4、钱学森:1960年11月15日,在聂荣臻元帅现场亲自指导下,以张爱萍将军为主任,孙继先、钱学森、王诤为副主任的试验委员会,在我国酒泉发射场成功地组织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飞行试验。

5、邓稼先: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张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

中国第一个拥有城市规划的近代城市,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所盲哑学校,第一个纺织学校、水利学校、水产学校、航海学校、戏剧学校,第一个公共博物馆,第一个气象站,第一个测候所。这些第一,都跟张謇有关。

张謇(1853-1926),江苏通州(今南通)人,晚清状元,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他终生抱定“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信念,是我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先驱者。

2、卢作孚:“中国船王”的“救国公司”

一张写满字的床单,记录了一位实业家的拳拳救国心。1938年,武汉失守后,为了鼓舞员工紧急调运9万吨战略器材,卢作孚撕下床单,写下“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勿忘国家大难”挂于船舱。在卢作孚和船员的努力下,这些战略物资及时入川,完成了“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大撤离。

卢作孚(1893—1952),重庆市合川人,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毕生致力于探索救国强国之路,在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都曾作出巨大贡献。

3、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940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国慰劳考察。在延安毛泽东请他吃晚饭,桌上只有几碟素菜和一味鸡汤。鸡还是邻居老大娘得知毛主席有远客,特地送来的。对比当时国民党政府拨出的8万元接待费,陈嘉庚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陈嘉庚(1874—1961),生于厦门,17岁到新加坡随父经商,因其勤奋刻苦、经营有方,仅用20余年的时间,就成为南洋各埠声名显赫的大实业家。

他一生爱国爱乡、倾资兴学、服务社会,抗战时期,他动员南洋华侨踊跃捐款,为祖国的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侨界领袖、民族光辉。

4、荣毅仁:为中国打开一扇窗

1949年5月28日清晨6点,上海申新纺织公司总经理荣毅仁乘车出了家门。汽车驶到南京路路口,他看到细雨连绵的街道旁,解放军战士头戴军帽和衣而卧,一个挨着一个躺在马路上。

“国民党再也回不来了。”荣毅仁心中顿时产生这样一个信念。正是从那一刻起他下定决心站在新政权的一边。回家的路上,他决定让家人留在上海,并叮嘱公司“明天就开工”。

5、王光英:听您话,跟党走

1955年,时任天津市工商联秘书长的王光英深夜找到一家锦旗商店,请他们赶绣一面锦旗送给毛主席,上面写“听您话,跟党走”,后来这六个字发展为三句话“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工商联向党、向社会主义的光荣誓言,也成为王光英一生的写照。

王光英,1919年8月出生于北京,是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优秀代表。他始终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对国家和人民无比忠诚、公而忘私。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28岁时,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气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 有别的国家的学生。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几年来,那位教授一直在做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的实验。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需要熟练的技术,还 需要耐心和细心。同学们都不敢尝试,那位教授自己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成功了。那位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也为中国人争了气。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28岁时,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气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 有别的国家的学生。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几年来,那位教授一直在做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的实验。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需要熟练的技术,还 需要耐心和细心。同学们都不敢尝试,那位教授自己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成功了。那位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也为中国人争了气。 童第周是我国的生物学家。他28岁在比利时留学时,被外国人看不起。在做一种给蜻蛙卵的外膜剥掉的实验。非常难做。他就一遍一遍的做。失败了再做。最后终于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