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电影背后的故事:电影《上甘岭》最早的名字叫《二十四天》(《借妻》完整版观看)

  • 八卦达人17八卦达人17
  • 影视
  • 2023-04-05 18:10:02
  • -
导演小传

沙蒙(1907-1964年),原名刘尚文,河北玉田人。1933年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开始参加左翼戏剧活动,曾加入新地剧社、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等团体演出话剧,并在《十字街头》、《都市风光》等影片中扮演过角色。抗战爆发后入上海救亡演剧三队、抗敌演剧二队。1940年到香港, 1942年到重庆加入中国艺术剧社。1944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教员兼鲁艺实验剧团团长。1948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后曾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代表作:《赵一曼》、《上饶集中营》、《上甘岭》、《汾水长流》等。

图为电影剧本,它最早的名字叫《二十四天》。沙蒙为写剧本去了三次上甘岭。剧本写了两年多,拍摄用了将近一年时间。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四十三天,我志愿军与敌军对两个高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最终以我方胜利结束。这场战役,双方力量之悬殊、战斗之激烈、伤亡之惨重、弹药消耗之多都是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图为上甘岭一角。

剧组请来了当年亲历过上甘岭战役的一个连长赵毛臣做军事顾问,全程参与拍摄,就是为了“真实”。布景、烟火、弹药、录音,无一不接近真实,故事情节绝大多数也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图为编剧之一、也是导演之一的林杉(1914-1992年)当年做的采访笔记。

主要演员几乎都来自部队, “高保成”啊,“徐林格”啊,这些名字都是老电影观众心中最亲切的回忆。高保成(1926-2004年)塑造的连长形象有血有肉,最令人难忘。“张忠发”(下)的形象来自许许多多像张计发、赵毛臣这样在上甘岭战役中浴血奋战过的连长。

上为张亮扮演的通讯员杨德才,在影片的结尾,他舍身堵住了敌人的枪眼。在上甘岭战役中有许多英雄的事迹可歌可泣。舍身炸地堡、挺身堵枪眼,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三十八位之多!在以往的宣传中,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黄继光(1930-1952年)(下)。

扮演陈德厚的刘磊是主要演员中唯一来自志愿军部队的。当年拍片的时候,志愿军尚未从朝鲜全部撤出。剧组还找来了好多志愿军战士参加拍摄,他们经历过战火与硝烟的洗礼,对战争的残酷有着切身的体验,演起戏来感觉真挚自然。

上为片中女卫生员“王兰”的主要原型王清珍。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的生存环境特别恶劣,女卫生员们遇到的困难更令人难以想象。下为“王兰”的扮演者刘玉茹,来自哈尔滨话剧院,她只演过这么一个电影角色,却被千千万万的观众所记住。

沙蒙对插曲的创作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他对乔羽说:“我的片子将来没人看的时候,这首歌照样有人唱,你就写这种歌出来就行。” 乔羽和刘炽继《祖国的花朵》后再度合作,经过许久的酝酿,《我的祖国》诞生了。图为词曲作者乔羽、刘炽(1921-1998年)和演唱者郭兰英。

《上甘岭》是中国电影中最早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一部片子,她巨大的感染力使一代又一代观众为之热血沸腾。

演职员表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黑白14本
职员: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

编剧林杉/曹欣/沙蒙/肖矛 导演沙蒙/林 杉 摄影周达明 美工刘学尧 作曲刘炽 录音陈文渊 军事顾问赵毛臣 副导演荏荪 特技摄影王玉如 特技设计蔡光 剧务主任武愚 助理导演董吉 深 作词乔羽 独唱郭兰英 指挥陈维文 合唱指挥秋里/金正平 演唱中央乐团合唱队、中央实验歌剧院合唱队、新影乐团合唱队 演奏新影乐团/长影乐团

演员:高保成(张忠发) 徐林格(孟德贵) 张亮(杨德才) 李树楷(师长) 刘磊(陈德厚) 刘玉茹(王兰) 白英宽(毛四海) 田烈(炊事员) 张健佑(步话机员) 张凤翔(政委) 张巨光(参谋长) 王枫(三营长)

电影连环画《上甘岭》部分内页欣赏

谢谢欣赏!